本网讯 近日,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野外调查团队在云南龙陵县开展野生植物监测工作时,首发现珍稀植物茶果樟种群。该物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在龙陵县域是首次发现。
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办、陕西省司法厅印发《关于加强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贯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全面落实全省野生鸟类保护及专项打击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和《陕西省全面保护鸟类和专项打击非法猎捕贩卖野生鸟类行动方案》,切实做好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工作。
一只本该振翅高飞的白鹤,为何右翅低垂、在藕塘深处艰难行走?这是4月20日摄影爱好者马丕秀在江苏省沛县安国湖国家湿地公园捕捉到的令人揪心的画面。
近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林业局联合印发《用地用林用草联动审批工作方案》,提高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效率,切实推动“一件事一次办”。目前,联动审批工作已在8个区先行开展。
近日,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省申报的淮河中游—江淮分水岭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入选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国土绿化示范项目。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广西监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金融办、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林业局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接续实施特色农业专属信贷产品试点助力广西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通知》,通过强化精准金融支持构建特色农业产业长效机制。
小溪洞杜鹃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曾两度被评估为野外灭绝种。近日,湖南省植物园科研团队联合湖南省桃源洞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开展杜鹃花野外专项调查时,在桃源洞自然保护区内发现小溪洞杜鹃大面积野生分布群落。
继江西科学家破解“雷竹”全基因组,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再传来喜讯。该院联合省林业科技实验中心在期刊《Scientific Data》(中国科学院二区期刊,5年影响因子8.7)发表题为“Chromosome-level genome assembly of the endangered tree species Ormosia henryi Prain”研究论文,在国内率先获得首个染色体级别花榈木全基因组,填补了花榈木遗传学研究的空白。
近日,湖北省第二届林业和草原科普讲解大赛在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来自全省22支代表队近90名选手参赛。
7月8日—1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林草系统第四届森林草原防灭火技能大比武竞赛在中卫市成功举办。
近日,北京市重点赏红区域黄栌枯萎病防治工作取得初步进展。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野生陆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在南宁举办2025年第一期野生动物救护与监测能力提升培训班。
日前,河南省漯河市沙河国家湿地公园完成确权登簿。此次确权登记单元总面积116.44公顷,其中,国有面积36.31公顷,集体所有面积80.13公顷。
自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启动以来,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严格按照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在全面完成权籍调查、地籍调查、外业测绘及数据库建立等基础工作的前提下,5月中旬,县林草局联合县自然资源局、第三方测绘公司与各乡镇正式签订林地经营承包合同。截至7月初,已在祁丰乡、明花乡发放共计38本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动产权证书,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在赣西北苍翠的九岭山脉腹地,宜丰县以“中国竹子之乡”和“国家级生态县”的厚实生态家底为依托,推动一场关乎百万亩森林命运的改革。
近日,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人员在日常巡护监测时,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大花杓兰。这是当地自2003年首次发现大花杓兰之后,再次发现该物种,对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7月8日,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三门峡市林业局工作人员在河南三门峡开展国家重点野生动物资源监测时,在三门峡黄河湿地大坝附近发现19只黑鹳。这群湿地精灵与苍鹭、白鹭等鸟类混群,与滔滔黄河水相映,形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