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域推进城乡绿化美化,持续优化城乡生态环境,近日,浙江省绿化与自然保护地委员会办公室等8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美丽林相提升总体规划(2025-2030年)》。
新华社昆明7月23日电(记者字强)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云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获悉,目前,全省登记古茶树资源面积67.66万亩、2062万余株。
据监测,截至7月20日,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野外扬子鳄种群数量超1920条,均创历史新高。
日前,甘肃省林草局在武威市召开普氏野马放归及高鼻羚羊繁育工作推进会。
7月15日—16日,天津市林业局联合天津市总工会举办2025年天津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员职业技能竞赛。
7月15日-16日,广东省自然教育工作培训班在华南农业大学举办,旨在进一步提升全省自然教育建设水平,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各省级自然教育基地业务骨干共90余人参加培训。
7月18日,“让世界看见秦岭”——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书画摄影文化宣传活动(2024—2025)优秀作品展在陕西省图书馆举办。
近日,广西第一届“生态杯”林下药膳大赛在柳州落幕。本次大赛由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和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主办。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推进林用药剂药械评价体系建设工作。
从陕西佛坪县城出发,汽车在秦岭群峰间蜿蜒穿行,嶙峋山崖与幽深峡谷交替掠过窗际。约两小时后,深藏于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古坪村,在林海中渐显轮廓。
江西省将于今年9月开设全省首个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管理专业。该专业由江西省林业局与江西农业大学共建。
我国科研人员近日在开展云南兰科植物监测和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项目采集时,在云南省新平县元江河谷发现了此前被评估为灭绝的珍稀濒危植物单花美冠兰的野外居群。
近期,在湖北竹山县竹坪乡金花洞风景旅游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荞麦叶大百合迎来了盛花期,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植物爱好者前来观赏。
近年来,山东省聊城市立足自然资源禀赋,以林长制为引领,积极实施兴林富民行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新模式,引导和鼓励农民采取“上林下养”“上林下菜”“林果间套”等立体种养模式,实现节地增效,推动生态资源从“潜在价值”向“现实收益”跨越,形成可持续的生态经济模式,拓宽“两山”转化路径。
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持续优化林业营商环境,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落实落地,林业绿色经济发展取得了新进展。2024年,亳州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09.8亿元。
河北省张家口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推深做实林长制,着力在增绿、护绿、用绿、活绿上下功夫,打出了一套“政策打底、体系支撑、制度保障、机制驱动、合力共治”组合拳,全面提升四级林(草)长工作实效,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为加快推进首都“两区”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近日,四川省屏山县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利用高清监测设备,首次在野外完整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红腹角雉的孵卵及育雏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