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环保垃圾箱走进秦岭山村(图)

2011年12月23日 09:29华商报

在繁华都市随处可见的垃圾箱,放在乡间小道上比较稀罕

中国园林资材网12月23日消息:在繁华都市随处可见的垃圾箱,如果被放在乡间小道上,会是个什么感觉丹凤县北赵川镇地处秦岭深处,全镇6个村依山傍水,一派田野气息,近年来却被遍布的一个个蓝色垃圾箱赋予了环保文明的新气象。

当初田间地头到处是垃圾

北赵川镇位于丹凤县东北部秦岭深处,境内的武关河、赵川河是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地。“以前,有些村民并不懂得怎么保护自己的家园。”该镇副镇长孙志军回忆多年前村镇的脏乱状况时说。

由于山大沟深,人口居住分散,该镇6个村庄没有指定堆放垃圾的场所,很多村民也没有环保意识,多少代人传下来的习惯,都是把垃圾就近扔到家门口或是河道里,等着涨水时被冲走,要不然就是丢弃到附近山沟里。于是,那些难以回收利用的塑料袋、旧衣服、废电池、破灯泡、玻璃碴,在田间、地头、山脚、河边到处可见,尤其是塑料袋,挂在树枝、水草上,常年飘摇不去。而被胡乱丢弃在山沟里的垃圾臭气熏人,空气和水源都受到污染。

治理

河边柳、路边花、观赏林

眼看着原本优美的自然环境被暴露的垃圾污染,北赵川镇提出将“生态环保”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这从该镇独一无二设立的“环保干部”一职就可见一斑。27岁的李凡是已在当地任职两年的大学生村官,该镇专门抽调她任兼职的镇环保干部。

李凡到岗时看到的情景是“柴火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该镇就先从姜坪村、枣园村开始治理:改建民居“白墙青瓦红门窗”,栽了1万多棵树,农户家门前修起小花坛,号称“河边柳、路边花、房前屋后观赏林”。还给每家统一设计建成了厕所“三位一体”,有男女厕,有猪圈,还有沼气池。

最有特色的是在村子里摆放了蓝色的垃圾箱,“就跟城里街道上见到的那种垃圾箱一样,时尚得很呢!”枣园村甚至还雇了一名专职的保洁员,负责按时清扫街道卫生、运走垃圾。

如今

8户1个垃圾箱

记者昨日在北赵川镇街道上走了一圈,果然比其他乡村常见的状况要干净许多。蓝色的垃圾箱就在山边的小道上,是一种不同于都市那种常见的感觉。

刚开始,村民们瞧着垃圾箱真是觉得稀奇,年已七旬的枣园村村民何老汉当时说:“这种"铁壳子"哪里是我们乡里人用的嘛!”可如今,他对遍布乡间的垃圾箱、垃圾台、厕所已见怪不怪啦,“这个东西好嘛,让农民也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2010年,姜坪村、枣园村的生态环保新农村初见成效,乡村面貌大为改观。今年,这项工作已推广到该镇其他的4个村,达到8户1个垃圾箱,每个村民小组1辆垃圾车,每村3个垃圾收集点。

李凡说,目前6个村52个村民小组已建成厕所290个、垃圾台21个、垃圾箱近百个,马上还要再进一批垃圾箱,是那种“可回收”“不可回收”两个箱体的。总投资316万元的全镇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项目将于明年6月完成。

此外,根据该镇常驻5000多名村民及每人每月产生4公斤垃圾量,2010年开建一个垃圾填埋场,明年建成后可为方圆30公里的村民服务60年。

前不久,北赵川镇被省环保厅表彰为商洛首个“省级生态示范镇”。

推荐阅读:

石材行业转型整合 集成供应商进入市场

要把贵州石阡的石材变为“石财”

合肥首台正规分类垃圾回收车投入使用

南昌红谷滩新区景观灯歪“头”存隐患(图)

(来源: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