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国际花展:百花齐放 可感可及

2025年05月13日 10:52中国绿色时报刘倩玮

4月18日—5月11日,以“花开新天地”为主题的2025上海国际花展举办。今年花展首次取消主题花,用“百花齐放”取代“一枝独秀”。

上海国际花展植物园主会场

今年是上海国际花展从行业花展到城市花展转型的第二年。本次花展凸显“全城布展、市民参展、合力办展、区域联展、文明观展”特点,通过“2个主会场+5个分会场+15个城市主题节点”模式,构筑市民身边打卡地、新优花卉推广地、植物文化传播地,为城市带来一场花卉嘉年华。

27组花园景点演绎城与自然

2025上海国际花展展览总面积达390公顷,为历届之最。上海植物园为行业主会场,黄浦新天地为城市主会场,分别演绎花展的科技内核与城市基因。在徐汇区、浦东新区、奉贤区、临港新片区和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安排5个分会场,并设置15个城市主题节点。

上海植物园主会场筑梦花园板块

艺术与自然的融合创新是本次花展的一大看点。在双主会场八大展示板块中,最吸引眼球的当属“世界花园”“主题花园”“筑梦花园”。三大板块紧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公园城市等理念,推出27组风格多样的花园景点,用园林艺术表达生物多样性,拉近人、城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花园”板块位于黄浦新天地太平桥绿地区域,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际设计团队参展,打造绿色低碳可持续花园。“主题花园”板块分布在黄浦新天地太平桥绿地区域、思南公馆和外滩,邀请医疗机构、高校一同参与设计,体现花展对环境和人的关注。“筑梦花园”板块位于上海植物园北区草坪空间,展示了未来花园设计师大赛的5组获奖作品,呈现大学生对人民城市、公园城市建设的思考。

取消主题花展示更多新优品种

今年是上海国际花展自2016年举办以来首次不设主题花。花展组委会表示,希望将更多新优品种推介给行业和市民。

花展秉持“科技助展”理念,在开幕式上首发9个国内外花卉新品种,包括能使应用区域拓展50%的杜鹃花新品种“胭脂”、能使养护成本降低30%的鸢尾“甜蜜”系列、生长速度快的赏食兼用百合新品种“橙色阳光”等。

上海植物园主会场新优植物板块

花展期间,上海植物园主会场共展示新优特色植物2500余种。设立“新优植物”板块和“珍奇植物”板块,特别策划“生生不息”珍奇植物展,携手7家中外植物园和11家国内外知名花卉育种与生产企业,展出珍奇植物150种、新优花卉270种。

上海植物园主会场珍奇天地板块

上海绿化管理指导站还组织召开了长三角花卉新优品种推介会,云集13家国内外知名花卉育种与生产企业,带来110种最新园艺品种,分享园艺创新成果。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分会场则变身杜鹃大观园,集中展示长三角企业培育的特色杜鹃品种,包括安酷杜鹃系列、西洋鹃品种、皋月杜鹃品种、锦绣造型杜鹃品种等。

构建“花展+文商旅”产业新生态

在引领家庭园艺潮流、推动花卉产业创新的基础上,2025上海国际花展积极探索,与文商旅跨界合作,构建“花展+文商旅”产业新生态。

花展组委会联合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植物园,于黄浦主会场共同举办“翠魄丹沁”海派盆景展,展出20件海派非遗盆景作品。黄浦主会场在新天地与商户共创“橱窗花艺”,打造10余个花团锦簇的打卡点,并推出限定联名甜品和茶饮。“东台好市·花语集”花卉市集则打造超2000平方米的户外花园生活空间。

在分会场层面,浦东新区分会场联动前滩商业打造滨江限时花路、前滩花集、早春非遗生活节、Let's Bloom Well聚焦好生活等活动。徐汇区分会场与艺术院校合作,用花艺装扮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城堡、城市音乐会客厅等历史建筑,并举办音乐会、推出音乐快闪。临港分会场开启文艺之旅,将名画、文学、音乐与自然融为一体。

为城市构筑可持续发展图景

上海国际花展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园艺展览,以及上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民城市、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动案例。今年,花展从花卉应用创新、低碳绿色城市、未来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城市构筑可持续发展图景。

在花卉应用创新方面,推出“花丛花坛”概念,即将自然花丛理念融入花坛,使花卉布置更多样、种类更丰富、观赏时间更长。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通过上海之鱼公园群向市民展示“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的城市“绿核”理念。奉贤区作为连续第五年参与花展的分会场,已累计吸引游客近80万人次,通过“公园+”赋能新城建设、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在人才培养方面,花展设立“筑梦花园”板块,举办未来花园设计师竞赛,吸引来自全国25个省份、111所院校的595支团队报名。奉贤区分会场的“大学生花园节”也吸引了多所院校师生参与,成为园林、园艺专业学生的实践项目。除此之外,还有“花丛花坛”展示比拼、“花境比武”等活动,推动从业者尝试新的栽培技术和景观设计理念。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