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湖北省林业局、湖北省农科院在湖北省嘉鱼县举办省直机关青年义务植树活动。这是湖北省连续第3年开展“共植青年林”活动。
古树名木,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大自然与人类文明共同的宝贵财富。江西,这片拥有独特地理环境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红土地,孕育了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近年来,江西省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
日前,天津市蓟州区林业局启动“古树医生·蓟州行”专项行动,由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家和古树名木保护专家等组成专家组,前往文昌街道武定苑新区,开启首场古树健康诊断。
记者近日从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获悉,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2023年度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共计2087.52亿元,单位面积GEP为0.49亿元/平方公里。这一数据不仅展现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生态价值,更凸显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地位。
3月25日,在淮安市淮安区钦工镇条沿村的沙土上,记者看到两片薄壳山核桃(又名“碧根果”)林,一边是2019年种下、2米多高的“小老树”,一边是今年刚种下、1厘米粗的小苗。
春光正好,广东也迎来了一年中播种绿色的最好时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四川自古生态良好、资源丰富,林草生态价值转化潜力巨大。随着美丽四川建设的深入推进,四川启动绿色生态价值评估及转化发展战略研究项目,
正值春季造林季,在湖南省临武县西山国有林场,工作人员正在补植楠木、红豆杉等。自今年农历正月初八以来,林场平均每天种植1万多株乡土珍贵树种苗木,将持续至清明前后。今年,林场将科学培育58万株乡土珍贵苗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提高涵养水源和固碳增汇能力。
持续开展监测评估、深入研究保护方法、积极转化科研成果、大力倡导公众参与……天目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位于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在生物区系的古老性、物种分布的特有性、垂直带谱的完整性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性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3月29日,2025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林草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省旌德县举行。会议以“生态经济新格局 绿色发展新动能”为主题,吸引全国林业领域专家、地方政府领导及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会,共商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路径,推动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青藏高原的腹地,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正在书写新时代的生态史诗。
3月28日,2025中关村论坛“环喜马拉雅地球科学国际合作”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会上公布了第二次青藏科考工作所取得的积极进展。
黑龙江省林草局日前发布2025年林业主要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约为600万亩,整体呈下降趋势,危害以轻、中度为主。
为全面贯彻落实江苏省总林长令《关于深入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的令》(2023年第1号),进一步强化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控工作,江苏省林业局和江苏省监狱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带领联合指导组,赴金陵监狱、高淳监狱、常州监狱和宜兴监狱等地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专项指导。
近日,天津市召开2025年度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视频部署会议。天津市林业局相关负责同志、各区林业局分管领导及森防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近日,河北省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按照国家生物灾害防控中心部署要求,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印发了《河北省“三北”工程重点项目林草有害生物防控“护绿2025”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部署开展“三北”工程重点项目林草有害生物防控“护绿2025”行动。
近日,广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学术研讨会在柳州举办。会议以“践行绿色防控,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强化广西林业科技工作者间的交流协作,营造活跃的林业科技学术环境,全面展示区内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研究硕果,助力全方位加强林草资源保护,扎实推进重大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以林长制为统领,全力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高位“治林”、见缝“扩林”、从严“护林”、统筹“用林”四大行动,促使林长制从“建章立制”向“推深做实”迈进,从“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构建林业大保护、大发展格局,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阳春三月,植树造林的繁忙景象,在珠海处处可见。
3月27日,在中卫市腾格里沙漠宁夏南部生态保护修复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现场,一片片“升级版”草方格向远方延展。拉绳、量间距、铺设、扭结……现场,工人分组配合,快速“编织”好一米见方的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