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报2024年广东省全面推行林长制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考核结果,深圳市获评优秀等次。
盛夏清晨,皖苏交界处的石臼湖波光粼粼,婉转的鸟鸣此起彼伏,成群的白鹭、豆雁翱翔天际,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
8月1日,湖南省汨罗市正式启动为期5个月的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此次行动由市林业局联合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共同开展,守护中华秋沙鸭等国家级珍稀鸟类,维护长江中下游生态平衡。
近期,北京市房山区完成长阳公园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示范项目建设。
辽宁省盘锦市“人工+自然”双轨保护丹顶鹤模式取得新成效。截至7月31日,盘锦市2025年丹顶鹤繁育工作全面收官,共繁育存活丹顶鹤89只。
本网讯 记者柏斌报道 记者从四川省亿尚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获悉,由四川省花卉协会与绵阳师范学院联合主办,该公司和四川繁植嘉园艺有限公司等承办的“2025年第四届全国石蒜学术与产业研讨会”,将于9月10日在绵阳市盐亭县七里花乡球宿根花卉现代产业园举办。
在祁连山北麓的甘肃省肃南县马蹄乡,独特的“林长+骑警”模式正为这片生态与文化交融的土地保驾护航。马蹄乡不仅有珍贵的石窟古迹,更有广袤的高山密林与丰美的草原,是肃南县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中彝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有中药材种类712种,是云南省首批认定的“云药之乡”。近年来,双柏县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彝医药产业,探索多种促农增收模式。
眼下,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枣林坪镇林下种植业发展基地,山上的远志正盛开着淡紫色花朵。“去年,我们村林下种植300多亩远志,目前长势很好。预计今年可产500多公斤,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今年计划再种200亩。”吴家渠村负责人吴伟伟说。
在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鱼塘乡槐花村,一片曾经深受松材线虫病侵害的山林被科学改造为高产油茶基地。截至目前,万山区累计改造松材线虫病疫区上万亩,完成造林育苗百万株。
近年来,湖北省远安县推进全域小微湿地建设,科学编制《小微湿地建设指南》,建成生态修复型、景观生态型、污水处理型、农业生产型小微湿地126处。出台《小微湿地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建立示范创建体系,评选小微湿地示范点8处,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全域小微湿地建设,远安县人居环境持续提升,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