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6日消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林业的地位至关重要。7月29日,在全国推进林业改革座谈会上,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说,要加快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强大功能,建立健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林业制度,创新和完善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治理体系。现阶段,生态林业、民生林业该怎么建?
明晰产权 市场调控
江西省崇义县铅厂镇铅厂村,坡陡谷深,绿竹满山。73岁的村民陈芳栋给矿渣场铺上红土,种上了树苗。林改时,他家分到300亩毛竹林。现在,仅卖竹子这一项,每年他家就收入十几万元。据崇义县林业局局长罗福生介绍,“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后,林农不用号召,纷纷全家出动,植树造林。
崇义县的巨大变化,缘于近年来我国在生态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方面的积极尝试。生态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思路是,对国土空间内的生态资源明确产权主体,确保生态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处置做到权有其主、主有其利、利有其责。
赵树丛表示,重点国有林区的生态资源归中央政府所有,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履行出资人职责,由中央政府负责对林区内的山水林田湖等所有生态资源进行系统规划和综合治理,逐步实行管用分开,理顺体制机制。对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和绝大部分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沙漠公园,建立由国家所有、中央政府委托省级政府行使所有权并承担主体责任、由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体制。对承包经营的集体林,赋予农民对承包林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划定红线 严格监管
要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就得建立健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划定林业生态红线,是首先要做的工作。去年7月,国家林业局划定了林地和森林、湿地、荒漠植被、物种四条红线。
“国际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要纳入禁止开发区域。沙区植被要划定封禁保护区域,严格管控开发建设活动。国家公园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按照保护优先、科学规划、依法管理、试点先行的原则,稳步推进。”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说,红线要落实到山头地块,并出台严格的管制办法,确保守住生态红线。另外就是健全林地保护制度,实行规划管理、定额管理和用途管制,严格管控林地征占用行为,完善公益林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公益林、有林地转为建设用地。据了解,国家林业局计划把天然林保护工程扩大到全国。湿地保护制度、沙区植被封禁保育制度、国家公园体制也都在建立完善之中。
有了红线,还得有监测、监管作保障。国家林业局正建立定期清查与年度监测相衔接、国家监测与地方调查相协调、抽样调查与区划调查相结合,覆盖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全国连续清查调查制度,对森林资源实物量和价值量的存量、变量进行科学核算,对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安全的开发建设项目进行生态风险评估,定期公布监测评价结果。
生态补偿 多方扶持
自今年4月1日起,黑龙江林区已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彻底结束了长达60年的木材生产历史。这得益于生态补偿、财税金融扶持等配套政策的及时跟上。张建龙介绍说,仅今年上半年,中央财政就新增安排重点国有林区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试点补助23.5亿元。
目前,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公益林政府赎买制度、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正加紧完善。所有森林将逐步纳入补偿范围,根据生态区位、资源状况实行分级分类补偿。补偿标准与工资物价水平挂钩,实行动态调整。对大江大河源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区位极其重要的集体公益林,由政府出资赎买或者用国有林进行置换,交由国有林业单位经营管理。对承担湿地保护和管理的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给予财政补贴,对因保护湿地而造成损失的给予相应经济补偿。
有了这一系列的措施,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林业生态一定更美!
推荐阅读:
(来源: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