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山见缝播绿 绘就“十里美景”生态画卷

2014年05月07日 10:11十堰日报黄治荣

中国园林网5月7日消息:碧水绕城过,杨柳劲拂堤……5月4日,漫步山环水绕、姹紫嫣红的竹山县城,一幅幅美景让人目不暇接。随着县城拦河钢坝、城市水体景观、南门防洪堤、生态游园等诸多民生工程建成,昔日“烂河滩”呈现出“一泓碧水、两岸绿色、十里美景”的生态画卷。

竹山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近年来,该县聚力实施生态环境升级行动,见缝植树播绿,推进环境治理,打造宜居村庄,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集镇移步见景,见缝播绿;水边造景,堤上植绿;路边绿化一条线,块状地段建游园。”今年以来,该县以“绿满上庸”为主题,坚持全域绿化,实施山绿、路绿、河绿、城绿、园绿、村绿、院绿、地绿“八绿工程”,植树造林4万亩,绿化集镇、道路、河旁、库区、村庄、院落、工业园区,修复宜林荒山生态,着力建设绿色城镇、绿色村庄、绿色庭院、绿色通道、绿色库区、绿色园区、绿色景区,倾力打造堵河生态长廊。今年,该县在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低产林改造工程的同时,抓好堵河源保护区、九女峰森林公园、圣水湖湿地公园等重点生态保护项目建设,完成道路、山体植树300万株,创建省级绿化示范村30个、绿化示范乡镇5个,让群众共享绿色福利。

以服务调水为使命,该县整合环保、农业、林业、卫生等涉农项目资金,在百里城镇带和省道竹山段沿线乡镇、村庄,推行“财政专户管理、项目集体协商、工程公开招标”运作机制,连片整治农村环境。针对村镇污水分散、处理困难的实际,该县按照“县级统筹、镇村实施、部门帮扶、全民共建”方式,在堵河干流沿线新建9座乡镇污水处理厂、5个乡镇垃圾填埋场,建设13处人工湿地、7000多口净化沼气池、4000个生物滤池,就地处理生活污水、畜禽养殖粪便等。为破解生活垃圾处理难题,该县推广“户归点、组保洁、村集并、镇运输、县处理”模式,配置防火式垃圾桶、密闭式垃圾箱,建设村级垃圾存储池,每个村配备两名环卫工、一台环卫车,实行垃圾统一收集、定期清运、集中处理,使清扫、保洁常态化,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70%以上。

按照“设施齐全、居住舒适、村容整洁、生态良好”标准,该县采取以奖代补激励、镇村干部包户方式,引导农户向中心村、新型社区聚集,硬化入户道路,绿化农家庭院,配建公共设施,建成生态景观点50多处,擂鼓镇烟墩梓村、麻家渡镇罗家坡村、溢水镇东川村等9个村跻身省级“宜居村庄”。今年,该县以生态宜居为目标,推广农村环保实用新技术,推进公路沿线土房、猪圈、厕所改建,新建户用沼气池2000口、养殖小区小型沼气工程14处,推广生物质炉3000台,完成“消土工程”1000户,争创省市级生态乡镇5个、生态村60个、宜居村庄2个。

推荐阅读:

湖北:咸安向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区迈进 力争3年时间建成

生态规划“绿”理念 文化景观“史”为先

黑龙江:东宁未来发展 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

山西:阳曲县积极打造北部生态防护林带

 (来源:十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