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2月13日消息:借着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政策东风,新年伊始,各地修建和复建历史文化名街的热潮急速涌动。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恢复人们对城市传统文化的记忆十分重要。但有关专家提醒说,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应尽量以修缮为主,就像还能保留下来的牙齿一样,可以修补就不要将它拔掉,哪怕再镶一颗金牙,也无法达到原来的效果。
各地抢滩“文化街”
近日,北京将按照历史原貌复建隆福寺的消息引发热议。按照北京东城区的最新规划,隆福寺地区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打造隆福传统文化街。重建后的隆福传统文化街将包含艺术品交易中心、演艺中心、非物质文化展示中心、群众休闲娱乐中心、现代商业文化中心等区域。
1月5日,民革沈阳市委在沈阳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建设沈阳仿古文化街的建议。民革沈阳市委分析认为,目前在沈阳市、辽宁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没有一条集旅游、休闲和游艺等功能为一体的古街或仿古街。如果以沈阳故宫和张氏帅府为依托,打造一条文化旅游休闲仿古街,可以在两者之间形成沟通的纽带,整合分散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
山东德州作为汉代儒学家董仲舒读书研学之地,在复建董子读书台并以此为核心规划建成占地近千亩的综合仿古园林景区董子园风景区后,占地100亩的董子文化街成为 “齐鲁文化新地标”。目前,董子文化街二期规划占地约50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内外装修,累计完成投资2亿元。
不久前结束的济南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披露,齐鲁七贤文化城是山东省推出的“一山一水一圣人”黄金旅游线路的必经之地,目前正在修建旅游配套设施。在英雄山文化市场东西至马鞍山的道路两侧,东街将打造成齐国文化街,宣传齐国的富国强兵和孙子兵法等;西街打造成鲁国文化街,宣传鲁国文化和孔子的礼仪、孝道思想。
去年12月18日,长沙市委通过了《长沙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国际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会上提出,要在整体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基础上,在全球打响“中国汉文化在长沙”品牌,建设系列文化载体,申报2至3个国家级5A级景区和世界文化遗产;将策划组织一系列“汉文化”主题文化活动,精心规划建设马王堆汉文化园、定王台楚汉文化街区、长沙汉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标志性历史文化景观群。经长沙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2012年增加到1亿元。
在天津市,为了保护该市解放北路、解放南路、五大道等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文化风貌,提升整体环境品质,逐步完善城市功能,规划部门目前已经编制完成了解放北路、解放南路、海河、五大道、估衣街、老城厢、劝业场、中心花园、承德道、鞍山道等13处本市重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并向社会公示。
北京市规划委于去年年底发布的《北京“十二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规划》,提出了诸多名城保护计划:北京传统商区大栅栏的商业“鼻祖”劝业场、宝恒祥金店、宝立新兴等建筑,将原址修缮并恢复原貌。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还介绍,目前大栅栏C地块核心文保区域保护修缮已经设计完成,进入审批阶段。
在打造历史文化名街的无穷诱惑之下,在承担着城市形象和城市发展标志的重任时,这种动辄投资几亿、几百亿元的历史文化街建设热潮,是否注入了“超经济”的驱动力,存在着社会效益以外的考虑和动机?
应重保护而非修建
“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将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这意味着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要从目前的2.75%逐步上升至5%左右,即文化产业增加值将从现在的约1.1万亿元增加至约4.3万亿元,年均增速要达到15%(名义增长率),远超过GDP的增长。
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于年初透露,全国目前已有历史文化名城117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50个。今后国家每年安排2亿元左右的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据中国城市规划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王景慧介绍,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整治,要特别关注方法和政策问题。不少历史文化街区本来有很好的基础条件,只是由于整治实施的方法不当,丢掉了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丧失了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整治要取得成功,首先要明确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目标是什么。
“概括地说,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实施应该做到保存遗产、传承文化、改善环境、造福居民。现在,各地在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实践中既积累了经验,也存在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例如,不重视保留真实的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将其大量拆除后重建,破坏了街区的历史真实性,这也就丧失了它的文化遗产价值,导致有重要价值的历史街区沦为一条崭新的仿古街。
“在历史街区整治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过度追求街区的土地价值和商业潜力,凭空改变功能,盲目提升业态,改居住区为酒吧餐饮,改一般商业街为精品街,迁离了原来的居民和商户,重新招商,完全改变了街区的人文环境。且不说主观地改变业态,成功与否有很大变数,即使店铺开张,也是丢掉了真实自然的生活,丢掉了地方特色与文化传承。这样的街区再也不是人们心中的向往之地。
“还有许多地方把历史文化街区人口密度高视作保护的主要障碍,大量外迁人口,甚至提出人房分离,最终只留下了物质躯壳,抛弃了文化命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文化传承是一项重要内容,涉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保护,也就是说要保护这里的人文环境。所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不能只保护其有形的物质环境而忽视了无形的人文环境。对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过程中的人口疏散问题要有全面的权衡,人口疏散对于保护物质环境可能是有益的,但同时也可能会丢掉人文环境的承载主体,造成文化传承的断裂。”
虽说有了专项保护资金,但如何保护,仍然是一个很大问题。从云南丽江古城保护可看出,保护往往成了破坏的代名词,大量的新建建筑不仅不伦不类,也破坏了原来古城的生活形态。文化街区应注重保护而不是修建。正如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城市规划专家朱自煊所言,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尽量以修缮为主,就像还能保留下来的牙齿一样,可以修补就不能将它拔掉,哪怕再镶一颗金牙,也无法达到原来的效果。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应尽量保持建筑的原真性。
朱自煊教授还强调,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应以保护为前提条件,进行小规模、小尺度整治,不准大拆大建,更不许拆旧建新、拆真造假,否则会将历史文化街区的本质毁掉。可采取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市场运作、专业指导的方法来进行具体操作。政府是历史文化街区全局利益的最主要代表,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具体保护工作起到统筹调控和引导的作用;居民本身就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一部分,改善街区生活条件是为居民,文化传承要依靠居民,原住民与历史街区密不可分,应加强原住居民的参与性,提高居民的保护意识;要有固定的保护队伍进行运作,如管理队伍、宣传队伍等;要有街区保护的相关专业人士来对街区整体风貌和具体历史建筑进行鉴定和指导,逐步整治,渐进改善,逐步纳入正常的保护轨道。
另外,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状态也至关重要。过去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不好,除资金困难外,主要是由于缺乏活力,致使街区被慢慢淘汰。而部分商业街虽已具有较旺盛的街区活力,却还不满足,还要“做大做强”,于是大肆拆迁仿古,反倒使街区的历史风貌逐渐消失。所以,在整治利用时应注意把握好度,一旦过度就会喧宾夺主。纯居住区不一定要进行旅游开发,改善百
姓生活环境,保持街区整体风貌的协调统一,使百姓安居乐业,使街区与民众生活真正地融合起来,也就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了。
推荐阅读:
叫停“仿古一条街”
历史文化街区应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挑战,城市传统街巷肌理被打破,千城一面,仿古街区建设泛滥。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曾公开表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不要再搞仿古一条街,这不是文化城市建设的方向。
被国家文物局否定的云冈石窟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含一条“再现北魏街景”的仿古街。因为现存北魏建筑所剩无几,设计方从北宋《清明上河图》中截取了一段,复制到仿古街上。项目书上说的木质建筑,修起来却是水泥框架。仿古街都说要“修旧如旧,仿古像古”,但不伦不类的仿古街在全国并不罕见。
河南开封市中心最大的一条仿古街开封御街,是北宋时城内中心大道,如今街口伫立着两名骑象武士,让许多游客不解。“他们为什么要骑大象,这里不是中原吗?”辽宁兴城南街的“明代一条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商业街。店铺是仿古水泥砖瓦房,高音喇叭推销各式商品,街上摩托车乱窜;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襄樊的襄城北街,长860米,为全国仿古街之最。现在,广告牌遮蔽了仿古门窗,玻璃幕墙取代了仿古门廊,服装、卡拉OK和烧烤店抢占了街面。
8年前,广东省佛山古镇松风路仿古商业街作为当地旧城改造重点工程完成后,成为当地的主要商业网点之一,孰料8年以后,这一仿古街再次被纳入佛山古镇拆迁范围。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对此的解释是,佛山古镇的规划原则是保护古建筑,而仿古街既不是岭南建筑风格,也不是古建筑,这就是拆除它的原因。根据当地的古镇规划,当地今后将建成五大历史文化街区,以“恢复原有风貌”即恢复岭南特色的古韵,但这说到底仍然是一次“仿古”。
上海的仿古商业街也为数不少,如素有“小上海”之称的原南汇周浦镇仿明清一条街,城门八字外开,街内檐角飞翘,颇有置身于市区城隍庙之感,然而街道两边大多是现代餐饮、店铺等,仿古的“外衣”下,其内在一如既往地“现代”。
在单霁翔看来,所有仿古街区的建设,无论是仿唐一条街、仿宋一条街、仿明一条街,都不是今天的文化城市建设的方向,今天好多城市都说它们当年的城市比平遥美,比平遥还漂亮,然而最终成为世界遗产的却是平遥古城。分析仿古商业建筑的背景,其实是伴随着上世纪末以来的崇洋求奇之外的文化复兴,毕竟,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建筑文化有着其独特魅力。但问题是,国内的仿古商业建筑形式基本上仍停留在具象的模仿之上,简单地将古代建筑元素附加于现代建筑形式之上,忽略了与商业功能的结合,更无奈的是,很多仿古商业建筑其实是以牺牲当地原生态历史文化为代价的。
南京秦淮河畔的“老城南”,是南京的根。经过持续多年的拆除,“老城南”目前仅余最后的碎片,保护区不少建筑这几年遭到大面积拆除,当地声称推行“镶牙式保护”,即只保留个别古建筑,而大量拆除所谓“没有保留价值”的房屋,用于商业开发,兴建仿古建筑。
朱自煊教授表示,真正高档的旅游是带有人文情怀的,是文化的旅游,而很多地方坏就坏在本末倒置,把真正有内涵的东西搞掉,来造仿古的。从1989年开始全国做了2000多个所谓人工景点、主题公园,百分之八九十已经垮掉了。
“总之,历史文化街区最重要的保护目的是将历史文化遗产一代一代传下去,不能让其丢失。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有所创新,使创新的文化符合历史街区的发展特点,有助于推动历史街区的进一步保护;结合街区实际情况,区别对待,避
免“仿古一条街”、“街区风貌雷同”的情况出现;改善街区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使街区整体风貌和内部现代设施相协调,保证历史街区发展的有序性,促进历史文化街区与社会、社区及生态的和谐发展。”
推荐阅读: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