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林业十年发展纪实:山绿了 心定了 人富了

2012年11月02日 09:06八百家

中国园林网11月2日消息:10年前,有专家担心,何时才能阻遏陕西森林面积减少的步伐。10年后,陕西森林面积由1999年的9552万亩增至1.28亿亩;森林覆盖率由30.92%提高到41.42%;木材活立木蓄积量达4.24亿立方米,增加了6300万立方米。曾经的黄土高原尽披绿装,从陕西入黄河的泥沙平均每年减少1.8亿吨,沙尘天气从以前的年均66天减少到年均24天左右。

对比2000年和2009年的《陕西卫星遥感影像图》,仿佛两幅水彩画:前者绿色由南至北,渐行渐淡,到陕北地界戛然而止;后者绿色浓墨重彩,顺势向北推进,“笔锋”所触之处,绿色“代替”了黄色。

这一“代”,意味着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这一“代”,浓缩着陕西干部群众和林业战线职工为建设绿色陕西和生态陕西付出的辛勤努力。

退耕还林黄变绿

10年来,陕西实施了退耕还林、重点区域绿化、三北防护林建设等多项林业重点工程,特别是在全国率先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尤为显著,创造了3个“全国第一”:10年间,陕西省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500多万亩,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75亿元,退耕还林面积、投资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吴起县退耕还林累计达到237万亩,人均近19亩,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完成882.16万亩,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

1999年,革命圣地延安率先在陕西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绿色革命”。此时的延安,已经成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举目望去,找不到一块成片的林地,生态环境恶劣。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延安遵循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先退、人均达到2.5亩基本农田的先退、致富产业形成规模效益的地方先退的“三先退”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梁峁沟坡洼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将造林和种草结合、人工营造和天然封育结合,不断提高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程度和水土保持能力。1999年10月,延安决定封山禁牧,倡导牲畜舍饲圈养。

10年的艰苦努力,让延安山川大地发生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巨变。2008年,国家林业局对1999年至2003年第一周期政策补助到期的退耕还林面积进行阶段性验收,共抽查83.83万亩,林木合格率和保存率均达99.9%,其中4个县达到100%。延安创造了退耕还林的历史奇迹,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截至2009年底,延安市累计完成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面积889.36万亩,占陕西省的27%。10年间,延安市有林地面积增加9%,林草覆盖率提高15%,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45.5%。

在绿色较多的陕南,退耕还林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安康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430.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前的39.2%提高到现在的55.4%,净增16.2个百分点。退耕还林不仅成为安康秦巴山恢复生态平衡的主体工程,也成为该区造林绿化事业的“领军”工程。

这一场从南到北、历时10年的退耕还林工程,使陕西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更多绿色覆盖三秦大地。

让绿色走进人群

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多次提出,林业部门必须解决人们身边缺林少绿的问题,让绿色走进人群,让人们充分享受绿色。

陕西林业部门按照这一指导思想,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板块推进,组织实施了八大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在继续推进远山、高山造林绿化的同时,加大村镇、道路、河流、旅游景点等人口密集区域的绿化力度。

横贯汉中、安康两市的汉江,是陕西最大的河流。4年来,安康市共投入1亿元开展瀛湖库区周边山体绿化,完成人工造林6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汉中市启动汉江两岸绿化两年来,完成汉江绿化投资约6000万元,其中河流两侧绿化完成6699亩,汉江汉中城区段一江两岸绿化32万平方米。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流经陕西5市(区)21个县(市、区)。陕西省计划通过实施渭河近堤绿化林带工程,建设宝鸡峡至潼关入黄口堤防背水侧防护林带579公里,绿化面积为3.4万多亩。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渭河流经的城市段变成城市公园,城乡结合部成为城市“氧吧源”,绿化农防段变成生态景观园。实施最早的咸阳市,在渭河城市段两岸栽植长10余公里、宽约百米的绿化景观林带,栽植各类绿化树木8万余株,草坪46万平方米,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景观。咸阳市城乡结合段共绿化河堤内外侧1000多亩,武功至兴平段的农防林带,集护堤、生态、经济、旅游、观光为一体,昔日荒无人烟、杂草丛生、水土流失严重的渭河沙滩成为绿色长廊。

人走树下、车行林中,人多的地方林多起来、楼高的地方树长起来、缺水的地方先绿起来。在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的宝鸡,森林已经成为城市名片,绿色已经成为城市符号。宝鸡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05平方米,形成城镇森林绿地建点、道路水系林网连片、百公里川原绿荫成带、周边环山景观扩面的森林网络体系。

让林业造福百姓

陕西省代省长赵正永认为,要通过林业产业的发展,让百姓得实惠,增加农民收入。如果没有林业产业的发展,群众兴林爱林的积极性就难以持续调动起来,发展林业就失去了原动力。

10年来,陕西林业产业发展步伐逐年加快,干杂果经济林、森林旅游、苗木花卉、速生丰产林成为陕西农民增收的四大支柱型林业产业。截至目前,陕西省干杂果经济林已达2316万亩,年产量达200多万吨,产值60多亿元。在相当一部分山区县,林业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韩城市把大红袍花椒作为造福农民的主导产业,大踏步迈上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路子,使花椒成为农民的“摇钱树”、农村生态改善的“主力军”。韩城市建成百里大红袍花椒生产基地。2009年全市花椒总产量达2000万公斤,约占全国花椒总产量的1/6;花椒总收入达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农民人均花椒收入达1500元,椒区人均花椒收入达2500元。韩城成为全国60多个产椒县市中规模最大、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花椒生产基地县(市)。

黄龙县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优质核桃产业开发。2009年全县核桃面积达到18万亩,核桃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黄龙县致力于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推广,先后引进国内外优良核桃品种43个,最终筛选出最适合渭北地区的主栽品种5个。在首届杨凌农业博览会上,黄龙核桃产品获得后稷金像奖,在陕西省林产品品评会上被评为全省第一,2004年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

位于陕北的清涧县大力发展红枣产业,全县发展到6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4%,产量15.5万吨,原枣产值3.9亿元,枣农人均红枣收入2000元,红枣总收入占农业总产值的44.91%,占农业人口总收入的53%。近年来,清涧县先后荣获“中国红枣之乡”、“中国优质红枣基地重点县”等称号。

让林改农民更爱林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给陕西林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变化。

陕西全省集体林1.3亿亩,占林地总面积的70%。2007年7月,陕西省在10个市各选1县,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到2008年底,10个试点县已勘界确权,分林到户,并为陕西省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型林改路子。2009年,陕西省集体林权改革工作全面启动,计划3年内完成主体改革任务。

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稳步推进林改工作。宁陕县委书记陈伦宝说在实际工作中总结了“五要五不要”:要一举成功,不要返工重来;要群众作主,不要干部说了算;要分类指导,不要搞一刀切;要阳光林改,不要搞暗箱操作;要调处纠纷,不要拖延积累矛盾。

集体林权制度工作的主体是群众,参与者是群众,受益者也是群众,白水县始终把尊重群众的意愿放在第一位。林改开始后,该县逐村逐组召开群众会议,让群众公平自愿参与。村上的林改小组,由群众自己推选组成人员并直接参与方案制定、外业勘界、矛盾调节、过程监督等关键环节。对于县乡下派的工作人员,明确要求他们只负责技术指导和动员组织工作,不得干预过程、不能拍板决策、不许强迫群众,真正把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交到群众手中。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农民真正成了山林主人,造林、营林、护林积极性空前高涨。不少群众感慨地说,以前靠山吃山不养山,现在山成了自己的,只有多养山才能靠上山、吃上山。林改后,陕西群众在山上敢于投入、舍得投入,学好科技、管好山林、发家致富蔚然成风。太白县黄柏塬乡黄柏塬村张智斌说:“我承包集体山林1000多亩,依托林地养了200箱土蜂、800只土鸡,栽了4000余株杂果,还建了个2000多平方米的细鳞鲑养殖场,一年下来收入就有6万多元。”

推荐阅读:

福建:南平十年造林414万亩 负氧离子含量全国最高

郑州:东风渠十年前臭水沟变成景区

科学发展成就辉煌 咸宁十年林业大开发

通化十年“希望林”绿树葱葱 老人们想继续开荒种树

(来源:八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