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18日消息:秋风徐徐,河水悠悠,岸边绿草茵茵。情侣相偎在岸边,老人走在树下,狗狗紧跟在后面,脖子上的铃铛叮当作响。如今,东风渠俨然成为郑州的一条“银河带”。而十年前,这里还是臭水沟,住在附近的居民都不愿靠近。
亲戚说 现在的东风渠像景区
傍晚时分,宋女士正在家门前的东风渠上散步,跟邻人闲聊着“今年雨水好,这草坪长得多好”。前段时间,宋女士老家亲戚来郑州,羡慕地说,这儿跟景区一样。宋女士为此自豪不已。60岁的宋女士家住东风渠北岸的鑫苑名家1期,她见证了东风渠多年来的变化。
2004年,孙子出世了,宋女士和老伴专程从老家商丘搬来照顾孙子。那时的东风渠,两岸还没有现在这么多高楼大厦,“河里的水又少又臭,岸上也没有现在的树和草地,都是荒地,平时都没人管,那时候想散步都找不到地方”。
后来没多久,政府就开始对东风渠进行治理。如今,孙子已经8岁了,在附近小学上学。宋阿姨变清闲了,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东风渠散步,“我每天来河边转3趟,有时候孩子下班了,他们还和我一起来这散步。”
每当东风渠从上游引黄河水过来,岸边就坐满了钓鱼的人。宋女士说,“谈恋爱的也都在河里划船,三三两两,可壮观了。”
郑州市政府投资1.3亿元整改河道
宋女士感慨,郑州变化太大了。
郑州市城区河道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东风渠原为1958年人工兴建的引黄灌溉渠道,从渠首邙山区镍村闸处直入七里河口,全长19.7公里。自引黄停灌后,东风渠主要担负着郑州北部地区泄洪排涝任务。
以前,河水污染比较严重,岸上绿化也不太好。2001年开始,郑州市政府投资了1.3亿多元,开始对东风渠进行综合整治。2004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专门项目组,对东风渠整个市区段河道、市政设施和景观绿化进行升级和完善,于2006年10月开园。
2007年7月前后,清淤结束的东风渠引入经过沉淀的黄河水,东风渠彻底告别了“臭水渠”的历史,变成真正的一渠清水,成为郑州北部重要的休闲娱乐区域。
推荐阅读:
(来源: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