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28日消息: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现在这一地区尚有野生单瓣品种存在。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牡丹以洛阳、菏泽牡丹最富盛名。
牡丹在我国已有1900多年的栽培历史。以其雍容华贵、美艳绝伦而被称做花中之王 历来被奉为庭园观赏花卉的上品,牡丹象征着富贵、吉祥、幸福、繁荣。千百年来,其天姿国色为天下花圃争辉,更为历代诗人、书画家称颂。而今,牡丹的相关产业已经遍地开花,但在栽培技术、生产规模、产业化程度等方面上都达不到市场要求,造成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
作为我国的名贵花卉,大力发展牡丹花卉产业,保护牡丹花卉知识产权,提升牡丹花卉生产档次成为当务之急。各牡丹花卉的著名盛产地都在总结经验,积极改良生产技术,努力开发拓展牡丹产业,保护我们的历史名花。
7月27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由洛阳市农科院承担的“牡丹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制定牡丹产业化生产省级技术规程及标准4项,有力地促进了牡丹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该项目制定了牡丹快速繁殖技术规范,通过对姚黄、乌金耀辉等20个品种进行研究,使牡丹嫁接成活率由72%提高到85%。制定了牡丹容器栽培(促成)技术规范,针对不同的牡丹品种实现了四季移栽,彻底改写了“春种牡丹十年不开”的历史,且栽培质量大幅提升……详细阅读
一、进展情况
1.牡丹发展任务进一步明确。调增牡丹发展面积,将今年原计划新发展牡丹5000亩调整为1万亩,现已落实土地1.27万亩。
2.“满城尽是牡丹花”稳步推进。对围绕牡丹为媒、打造牡丹花都实施方案进行了细化分解,已印发各相关单位落实。对城市建成区合理配植牡丹工作,市园林局正在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城市牡丹文化符号,有关单位正在制定具体意见。
3.牡丹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洛阳牡丹科技公司、洛阳祥和牡丹公司等深加工单位,对生产设备进行升级,牡丹花瓣、牡丹种子加工能力得到提高,牡丹花茶、保健枕、精油、化妆品已批量生产,牡丹产业链条拉长,能够保证花农效益提升。
二、存在问题
1.工作进度不平衡。目前,嵩县、偃师、伊川、瀍河、汝阳5个县(市)区工作进度较快,已分别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明确了具体责任,制定了配套奖补办法,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孟津、宜阳、栾川、洛宁、老城5个县区已上报发展面积,正在制订具体方案。其他县(区)工作进展相对较慢。
2.种植牡丹苗源不足。按今年新发展牡丹面积1万亩计,约需观赏类牡丹种苗600万株,用于深加工的牡丹种苗2100万株。观赏类种苗缺口300万株,深加工牡丹种苗全部需要外购。城市绿化增植牡丹需成品大苗30万株左右,苗源也没有全部落实。
3.牡丹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不足。目前全市有具备一定规模的牡丹生产、加工企业30多家,带动面积只有2万亩左右。需要提升现有企业的带动能力,引进新的加工企业……详细阅读
我市花卉苗木产业与鄢陵、菏泽相比差距很大。一是产业规模偏小。截至2010年年底,我市的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0.1万亩,而鄢陵、菏泽均在100万亩以上。从牡丹产业看,菏泽牡丹种植面积达10万亩,我们只有2.1万亩;菏泽年产牡丹盆花逾100万盆,我市40万盆;菏泽年出口苗木40万株,我市只有1万株;菏泽去年鲜切花达300万枝,我们几乎是空白;菏泽去年牡丹产值超过2亿元,我市不到1亿元。二是市场化程度偏低。菏泽有中国牡丹博物馆、牡丹影视作品等作为牡丹文化产业载体,我市作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介绍牡丹文化产业目前仅是个别牡丹观赏园的行为,不成体系;菏泽牡丹年产值超过500万元的民营企业有220家,我市只有13家;从总体效益看,菏泽去年牡丹效益5.6亿元,我市只有2亿元。
发展牡丹产业,我市有自己的优势。一是自然条件较好。我市森林覆盖率高达45%,土壤条件、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合牡丹生长。二是市场潜力大。随着城市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花卉苗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三是具有一定基础。我市现有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0.1万亩,牡丹种植面积2.1万亩,拉长了产业链条,在牡丹观赏、深加工等方面具有一定基础。四是发展环境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详细阅读
今年牡丹文化节,仿真牡丹绢花再次热卖,说明了游客对牡丹鲜切花的喜爱。近年,我市牡丹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催花牡丹生产数量不断增长,牡丹鲜切花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扬名国际市场,在洛阳本地市场上难觅踪影。
现状:扬名海外 本地难觅
2008年北京奥运会,1000枝洛阳牡丹鲜切花被布置在奥运会新闻中心和国际奥委会官员住处;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盛大国宴上,666枝牡丹鲜切花首次应用于宴会桌面插花。洛阳牡丹鲜切花一时声名大噪,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一些重要接待部门纷纷打来电话,要求尽快签订与洛阳牡丹的长期合作协议:北京市有关部门签订了大量中秋牡丹订单,上海市园林部门促成了在2010年世博会开幕式、中国国家馆日、闭幕式上的装饰用花均以洛阳牡丹为主。
洛阳牡丹及鲜切花在国际、国内享有盛名并逐渐被广泛应用,在洛阳本地却难见牡丹鲜切花的身影。刚刚过去的牡丹文化节,记者在我市进行了随机采访,超过80%的市民和游客希望买到牡丹鲜切花,却不知道购买途径……详细阅读
山东菏泽,因盛产牡丹而闻名海内外,牡丹以其雍容华贵、美艳绝伦而被称做花中之王 历来被奉为庭园观赏花卉的上品,牡丹象征着富贵、吉祥、幸福、繁荣。千百年来,其天姿国色为天下花圃争辉,更为历代诗人、书画家称颂。而今,菏泽更是把以牡丹为题材的书画发展成了一个产业。
据记者了解,牡丹在我国已有1900多年的栽培历史。汉代以药用植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隋代,北方已大量种植;唐代,盛植于长安;北宋,洛阳牡丹为天下冠;南宋,牡丹种植中心开始南移,四川的天彭牡丹继起,有“小洛阳”之称。天彭牡丹之后的亳州牡丹也曾经盛极一时。再后来“亳州寂寥,而盛事悉归曹州”,“至明,曹州牡丹甲于海内”。
菏泽牡丹催生品牌“开花”
菏泽市多年来经营牡丹苗木生意的王经理告诉记者,菏泽牡丹栽培始于何时已难于查考。菏泽古称曹州,素有“雄峙烈郡”、“一大都会”之誉。曹州牡丹种植至少有数百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宋时牡丹以洛阳为多,欧阳修有诗“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自明开始,种植中心已移至曹州,即今山东菏泽。发展至今,菏泽已有几百个品种,数千亩牡丹田,每年谷雨前后,曹州牡丹连阡累陌,艳若蒸霞,蔚为壮观堪称中华之最……详细阅读
根据省、市有关要求,宜阳县将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牡丹产业和花卉苗木林果基地,为打造洛阳牡丹花都、提升牡丹品牌影响、美化环境、建设宜居宜业新宜阳做出积极贡献。2011年,全县确定新发展牡丹芍药面积2000亩,集中育苗基地100亩;2012年发展花卉苗木林果产业基地5000亩。
县领导史洪发指出,牡丹产业和花卉苗木林果基地建设是一项新工作,各相关乡镇和项目工程建设单位要参照县指挥部规格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选派精干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县直各有关职能单位要发挥各自优势,为项目建设提供服务和支持。各单位在编制规划时,要聘请专业的公司或牡丹生产经营企业,按照集中连片的要求,规划在主干道沿线、土质良好、水源充沛的区域……详细阅读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