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18日消息:2009年,甘州区林业局按照“顺应自然、简单梳理,保护原生态、适当人为点缀”的要求,为全面提升造景质量,结合北郊湿地现有湿地区域的水体、植物、地形地势,以湿地动植物、水体等为造景要素,对湿地景观进行重塑,恢复湿地景观原貌。在张掖市滨河新区建设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修定完善了《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造景工程2009年补植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实施方案从2009年2月就着手编制了芦苇、红柳、沙枣、胡杨苗木栽植技术规程,编制作业设计。为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林业工程技术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划片包干,跟踪作业,搞好指导和服务,严把整地、苗木质量、栽植、灌水、抚育管护关。在不懈努力下,湿地规划区内已恢复芦苇湿地面积800多亩,栽植苗墩50万墩;栽植沙枣、红柳、胡杨栽植等各类苗木3.3万株,全面完成了北郊湿地绿化造景工程栽植项目任务。
在工程建设中针对北郊湿地绿化造景工程栽植项目工程建设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的现状,我局积极配合项目建设管理处完成2009年北郊湿地绿化造景补植工程标书制做及招投标,经过招标,工程项目由2个工程队和一个国营林场负责完成北郊湿地绿化造景工程,中标单位根据任务,全面完成了北郊湿地绿化造景补植工程任务。在工程建设中,按照“一流工程、一流苗木”的建设要求,为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确定专人对补植工程全过程跟踪指导和监督,区林业局专业技术人员分组承包负责各个标段,严把苗木质量关,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按照标准进行调苗,做到了随调随栽,及时完成了苗木、苗墩的供应准备工作,为提高苗木成活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施工中,技术人员严把植树穴的开挖、栽植等各个环节,及时督促覆沙、培土、扶苗、加埂,补植、灌水等技术管理工作,确保了工程按期高质量的完成,芦苇和其它苗木的栽植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为确保工程质量,我局坚持就近调用劳动力的原则,中标工程队雇用项目区附近的三闸、靖安、新墩等乡镇村社有芦苇种植经验的农民工进行施工,最大限度的降低用工成本,确保优质低价的芦苇苗木供应,满足了工程建设的需要。
推荐阅读:
(来源:甘州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