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南捕厅内有棵百岁石榴树

2008年09月05日 09:04金陵晚报姜晶晶
    中国园林网9月5日消息:“去看看吧,南捕厅那里也有一棵近百年的石榴树。”日前,本报报道了全省的古树名木即将要开始摸底调查的消息,一位热心市民给记者打来电话称,在“九十九间半”的甘熙故居对面的王炳钧公馆内有几棵近百年的老树。

    记者探访发现,由于面临拆迁,这几棵老树的命运未卜。

    近百岁石榴树硕果累累

    站在王公馆外,透过临时用红砖砌成的围墙,便可看见一棵枝叶繁茂的石榴树。树枝相互缠绕着,快要触到地面,遮住堆砌在院内的青砖。树枝之间紧挨着挂着许多石榴,碗口粗的树干已经被石榴压弯。成熟的季节还没到,石榴仍是青色。

    王公馆的主人,王炳钧先生的二儿子王正铨告诉记者,这棵石榴树是公馆建立的时候种植的,算下来,已经接近100岁了,比他的年纪都要大。

    王正铨先生告诉记者,院里的其他几棵树也是同时期种植的,包括院前的一棵腊梅、一棵琵琶树、一棵海棠树和屋后的梧桐树、香椿树。记者观察到,这几棵树虽然“年龄”都比较大,但还都比较茂盛。

    当年的王炳钧公馆是独门独院的,院里种植着很多树。但是历经岁月的洗礼,目前又面临拆迁,现在所剩的只有这几棵了。“以前,那堆青砖的地方还有2间房子,现在都拆了。”

    面临拆迁老树何去何从

    担着南京老城南若干往事,南捕厅现在也面临着拆迁和修整。周围的房屋陆续拆掉,王公馆也早已是“拆”字上墙。

    记者在现场看到,公馆四周已经几乎都被拆掉,原本的院墙也由断断续续一段段临时砌起的红砖墙代替。而临时的院墙也只有不连贯的三面,根本没有办法阻止外来人员的进入。

    在与记者近2个小时的交谈中,王正铨老人多次因外来的陌生人进入院内中断自己的叙述。“现在这边在拆迁,杂乱的人比较多。我很担心这些树木被人毁坏”。他说,能见证民国时期革命历史的中西式洋楼,王公馆能保存下来确是不易,公馆内的这些珍贵树木也是公馆的一部分。

    对于拆迁后老树的去向,目前他也不太清楚,只能无奈地告诉记者,希望“树随房走”。

    ■新闻延伸

    王炳钧先生1925年开始执业律师,并很快成名,是当年全国法律界的头面人物。他曾经担任政府及众多知名人士的法律顾问。他还创办了南京实用法律学校,自己出任校长,培养了不少法律人才。尽管社会地位很高,王炳钧对待四邻百姓,仍然谦和礼让,街坊都尊称他“王大律师”。

    在抗战期间,王炳钧参加了周恩来领导的统一战线,参与在大后方,尤其是法律界的抗日救国统一战线工作。他曾先后辗转于武汉、四川、香港,直至潜入上海法租界、隐姓埋名,以代课教员为掩护,从事隐蔽的抗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