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出口企业苦修“跨栏”功

2008年09月04日 09:49中国花卉报
    中国园林网9月4日消息: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超过6%,花卉经营成本上涨约20%,双重因素的压力让我国花卉出口企业步履艰难。面对横亘眼前的汇率和成本这两道坎,为逾障碍——

    汇率成本双栏挡利润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加速,每一次数字的变动,出口企业的纯利润都会下降。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统计数据,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出了出人意料的行情,中间价累计升值超过6%,与去年全年的升值水平相当。这表明出口企业上半年出口交易中,在跟以往等价等量的情况下,交易额减少了6%,这是对采用美元结算企业的重击。此外,今年实行新《劳动合同法》后,工人工资普遍上调,运输费用持续上涨,虽因生产、经销的产品不同,影响力度有所不同,但企业普遍反映成本跟去年底相比上涨了20%左右。

    一方面是交易额减少,另一方面是成本上涨,如此双重挤压对有些出口产品而言,基本是无利可图了。广东湛江是我国富贵竹出口的主要区域,当地领军企业湛江银河园艺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国际贸易业务的陈世钊在今年4月就无奈地表示,富贵竹出口因为前几年的激烈竞争利润已是一降再降,眼下汇率、成本的双重障碍更让企业利润见底。云南一些鲜切花出口企业也背负着同样的压力,华泰联花卉(昆明)有限公司就面临着1个月亏损50万元的难题。在出口产品中苗木的利润相对较高,尽管如此,中国林木种子公司副总经理罗宁也表示,汇率因素导致公司收入大打折扣。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些企业寄望于与外商重新商谈价格、变换结算方式等,但收效甚微。穷则思变,出口企业开始从提升管理、调整产品、转移市场方面寻求突破。

    强化管理为生产提效

    花卉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中的很多环节如种苗组培、草花授粉采种、鲜切花采收、上盆等需要大量人工。为了控制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企业纷纷开展管理制度的修订和流程的再制定。上海鼎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蝴蝶兰种苗生产,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友强表示,在贸易大环境短期难以逆转的情况下,公司早早动手重新制定了组培间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员工操作时间,一方面提高了有限操作台的作业产出,另一方面也能更有效地使用组培材料,减少浪费。

    有专业人士指出,相比其他行业,我国花卉企业在管理上不够科学和规范,眼下有必要以此入手,琢磨出一套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制度,促使生产提效。

    调整产品显各自优势

    关注产品特色和差异化供应是企业采取的主要策略。北京瑞雪环球董事长黄瑞清强调,现在很多产品利润见薄,归根到底还是由同质化竞争所引起。要提高企业应对成本增加因素的消化能力,产品就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选择生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竞争相对就会少。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则趋向采取多品种策略,这在蝴蝶兰种苗出口企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蝴蝶兰主要消费市场对产品都有不同的喜好,多花色、多规格生产可为企业降低经营风险,也可保障周年订单的均衡。

    北京普华永隆园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沙文勇认为,“一站式”供应是目前贸易商的生存之道。他锁定的贸易对象是国外的流通中心,对方通常需要花盆、种子、苗木等多种类产品,“一站式”供应给对方提供了方便,也降低了自身经营单一产品的风险,同时提高了集装箱满箱出口的稳定性。

    多种形式开拓市场

    黄瑞清说,产品只出口一个区域或只以一个币种结算,汇率变动时企业往往难以应对。因此调整经营战略,辐射不同的国际市场,丰富币种交易,是出口企业应对汇率变化的一条有效途径。除此之外,同一币种可采取进出口贸易“两手抓”,也可有效规避汇率变动风险。

    除了关注国际新兴花卉需求市场之外,不少企业也把部分注意力放在潜力很大的内需市场上。山东青岛美田花卉种子有限公司过去二十年一直专心从事草花种子的出口,但今年公司推掉了2009年40%的订单,并成立了上海美田花卉种子有限公司,开始尝试国内种子销售。董事长解本湖告诉记者,国内草花种子出口一开始定价就不高,现在更有汇率和成本的压力,拒绝订单是迫不得已。多年的外销促使公司在产品品质上下了不少功夫,并在育种上不断寻求突破,现在三色堇、矮牵牛、石竹等花卉积累了不少优势品种,这让他对开辟国内市场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