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年底将成世界第一个有无线宽带城域网城市

2008年06月19日 09:32都市快报
    中国园林网6月19日消息:杭州要学“无中生有”的本事

    “和5年前我看到的杭州相比,变化很大很大。我很想了解,您和您的团队,希望把杭州打造成什么样的城市?希望杭州有什么样的魅力?”中时传媒集团董事兼副社长胡鸿仁第一个提问。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们想把杭州建设成为一座能够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

    “您刚提到,希望杭州和世界名城相媲美,您最欣赏的世界名城有哪些?”

    “杭州现在最想学的是迪拜。”王国平不加思索地说:

    杭州和迪拜一样,都没有资源。大家都以为迪拜有石油、天然气资源,其实迪拜两种资源都不丰富,但它就是创造了世界奇迹。

    杭州也一样,第一没有地矿资源,第二没有港口资源,第三没有政策资源,由于没有前3种资源,结果造成杭州也没有项目资源。

    杭州学习迪拜,就是要学习它“无中生有”的本事。

    文化创意产业要向台北学

    “但有一点迪拜没有,要向台北学,那就是文化创意产业。杭州最终要靠文化创意经济作为自己的支柱。”王国平就此作了阐述:

    大家都知道,台湾的琉璃制品很出名,背后实际上是创意,这也是“无中生有”的本事。

    现在,已有一些台资企业在杭州发展。还有一些产业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台企资金进入。

    第一是信息产业。特别是通讯、光电产业,希望能有更多投资。

    第二是物流。最近,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和杭州本地企业正在谋划,准备大力发展物流产业。

    第三是旅游业。杭州有250多家星级宾馆,数量居全国第3。去年有30多万台湾游客到杭州来。7月4日,大陆居民赴台游启动,杭州是第二批开放城市,一旦开通,杭州赴台旅游的人数肯定不会少,每年30万人完全有可能。

    第四个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影视出版、艺术品、数字电视。到年底,杭州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有无线宽带城域网的城市。

    运河水将和西湖水一样清

    去了小河直街、拱宸桥,看了运河人家,还乘船夜游了运河。胡鸿仁关心的是,今后运河水能干净到什么程度?

    “和新西湖一样。”

    王国平看大家表情有点疑惑,进一步解释:前几天下雨,西湖里有山上冲下来的水,可能不是很清澈,正常情况下,西湖能看到1米2的深度,基本上做到清澈见底。

    西湖通过引水,一个月一换。为什么能做到和矿泉水一样透明?因为引到里面的水实际上和自来水是一样的,所有自来水的工序全有,就一道工序没有,就是消毒处理。

    运河今后也要如此,现在离这个目标还有差距,但指日可待。

    以前运河水是臭的,现在你到运河边上,水不臭了,沿河居民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虽然不臭了,但为什么运河的水还不清?

    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运河的货运功能没有弱化。按规定,运河每年货运量不能超过800万吨,但现有货运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吨。

    货运船用的是柴油,影响水质,船上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河道,也污染了水质。这是非常要命的事情。

    杭州正在向国家申报一个项目,在杭州和嘉兴之间修一条新运河通道。今后1000吨级的运货船到了嘉兴,改走这个新通道,不直接经过杭州。今后的运河,只通水上巴士、旅游船。

    干了被人骂是骂一阵子

    不干被人骂要骂一辈子

    中国时报大陆新闻中心记者林克伦2000年来过杭州。他直截了当地问王书记:“杭州推行了这么多重大工程,从官员的角度来讲,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王国平略加思考,给出了下面的回答:

    我认为,关键是两点。办任何事情都很难,办任何事都不是普惠的,都会遇到很大的阻力。作为城市的管理者,要有在骂声中成长的心理准备。

    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干也有人骂,不干也有人骂。干了被人骂,是骂一阵子;不干被人骂,是骂一辈子。

    你如果什么事情也不干,可能老百姓一下子意见不是很大,可回过头来,他到外地去一看,一比,杭州落后了,回过头来还是要骂。

    第二,要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民生的问题。杭州现在一直在探索建立一种“民主促民生”的工作机制,中国的城市管理者也要善于利用民主的办法,来为老百姓谋福利、办好事。

    杭州有一个城市建设陈列馆——红楼,每天都有各种重大工程项目在公示,无论项目大小,我们都通过公示征得老百姓的理解。

    实施项目工程,原来我们感到为难的是缺钱,现在为难的是缺理解。我们有四句话:建设为人民,建设靠人民,建设的成果为人民共享,建设的成效由人民检验。特别是要注意建设靠人民,真正的建设主体是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