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有棵“百岁”杨梅树 是其他产量的两倍多

2008年06月18日 13:13萧山网—萧山日报金春燕 李杰

    逢大年,这棵树能摘上100篮杨梅,是其他杨梅树产量的两倍多 

    中国园林网6月18日消息:60岁的杜幼权,是所前镇杜家村人。熟知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开出租车,二儿子是中学老师,小儿子常年住在山上,已经100多岁了。

    “没错,我老爸疼它比疼我们还多,简直把它当儿子一样养。”老杜儿子口中的“它”,就是老杜家的百年杨梅树。昨天上午,记者有幸目睹了它的风采,虽已年龄过百,仍然枝繁叶茂,鲜红的杨梅把它点缀得活力十足。树高超过15米,树荫约有20平方米。

    老杜嫁接、培育杨梅树的技艺很精湛,远近村庄的人一遇到相关难题,总是会请他“出山”。可即便如此,老杜的名气还及不上他家的这棵杨梅树。

    “我年轻的时候,它就是个明星,远近村子的人都知道我们村有棵大杨梅树。”老杜说,那时候,大家经常到树下休息、乘凉和玩耍。后来,村里把山上的杨梅树分给了各家各户种植,老杜有幸抽到了这棵树。历经百年风雨,老杜家的这棵杨梅树,魅力依旧不减当年。老杜说,这棵树结出的果粒特别大,整颗放在嘴里想转个圈还挺困难。不光如此,杨梅还特别甜,因此有不少“铁杆粉丝”。有一位上海客人,自从6年前吃到了这棵树结的杨梅后,每年都会开车来尝鲜。

    “逢杨梅大年的话,这棵树上的杨梅能摘上100篮,一般的树只能摘40多篮。”老杜说,百年杨梅树虽高产,不过要“伺候”好它也不容易。

    “我家老头可宝贝这棵树了,我生第二个儿子的时候,他都没顾上陪我,就在山上料理这棵树呢。”老伴至今还老拿这件事调侃老杜。

    “一年365天,我老爸估计有200多天都会到山上报到。”二儿子杜晓峰回忆起几年前的一件事。一个冬天的傍晚,天上开始飘雪。没几个小时,路上就积起了厚厚的雪。看着雪越来越大,老杜开始坐立不安。因为担心杨梅树被压坏,晚上12点,他毅然拿着竹竿就上了山,去给杨梅树摇雪。杜晓峰清楚地记得,直到第二天凌晨,父亲才回来。

    见过老杜家那棵百年杨梅树的人都知道,那棵古树“排场”特大,有百来根竹竿把杨梅树团团围绕。这也是有来由的。

    “树大招风,杨梅树大了,也特别容易被雪压坏。”老杜说,自从杨梅树差点被雪压断后,他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苦苦思索,到底怎样才可以保护它?后来,他想到了用竹竿固定枝桠。因为附近没有竹林,老杜夫妻俩就一捆一捆把毛竹背上山,还请了四个建筑师傅搭架子。一个星期后,架子搭好了,效果挺好,不但树“结实”多了,摘杨梅也方便了。如今,山上的很多杨梅树,都用上了这样的架子。

    “我现在还有一件烦心事。”老杜指着杨梅树上的一块虫疤说,虽然他不知道这虫疤是怎么产生的,但凭着多年的经验,一旦这种疤多了,杨梅树就会死亡。他家的百年杨梅树上,这种疤虽然不多,但他还是有些担心。“不知道有没有专家知道,教教我怎么处理。”临走前,老杜再三嘱咐记者要帮他这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