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4000万新建7.2万亩苗圃 山城重庆将变绿城

2008年06月18日 09:06重庆晚报李珩
    中国园林网6月18日消息: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将我市建设成森林城市的目标:在都市区5473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森林城市”,201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8%。

    这并非简单目标。在水泥森林充斥城市的今天,要让鲜活的绿色、新鲜的空气和鸟语花香真正进入市民生活,我们还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对此,我市已作出规划,在5年内,将兴建城市绿地3923万平方米,今年内要建成城市生态林130万平方米,鲜花大道50万平方米,新建社区公园40个。 

    我们有理由期待:这座城市将会越来越绿!

    五大工程

    早上7点,空气中还未出现一丝闷热,家住龙湖西苑的陈任远与往常一样,开始了晨练。附近的照母山植物园是老陈最爱的地方,尤其是在清晨,空气清新不说,树叶上偶尔还有残留的露水,这几天,黄桷兰更是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这一片是当时参加亚太市长峰会的市长们种下的林子,现在都长很高了。”陈任远指着其中的桂花树说,3年前,这棵树要矮得多,也没这么多叶子。一阵风吹过,花儿似乎在跳舞一样,老陈的心情也很好,“很难在主城区找到这样一片森林,让老百姓有更多这样能与森林亲密接触的机会就好了。”

    这是老陈对森林城市的简单愿望。

    所有人都在期待森林城市,市林业局副局长何平也不例外,由林业局编制的《森林工程总体规划大纲》,将于6月底提交市政府办公会,目前仍在修订中。

    “森林工程由5大工程构成。”何平介绍说,分别是城市森林工程、农村森林工程、通道森林工程、水系森林工程和苗圃森林工程。这就意味着,除了在城区街道、城市空隙地、广场、立交桥、屋顶、墙面等地方添绿外,在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乡道两侧,建设一定宽度的林带,形成一个绿色通廊,在长江、嘉陵江等江河、干流、支流两岸,甚至水库、池塘周边也有绿化林带的身影。

    森林进城

    申报国家森林城市有着严格的标准,如森林覆盖率要达到35%,建成区绿化率达35%……那么,剔除这些枯燥的数据,森林城市究竟是什么样?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这可能算是直观感受了。”何平向记者描述:森林城市要让老百姓能在家附近的森林呼吸新鲜空气;上百条公路林道纵横交错,在其间开车,就像走在森林间一样;在城市,市民出门没多远就会有休闲公园,在郊区,也能轻易地到达湿地公园、农家乐……

    增绿75万亩

    在森林城市的各个指标中,我市都市区与指标差距最大的是森林覆盖率。截至去年,我市都市区森林覆盖率为26%,距指标要求的35%差了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今后5年,至少要增添75万亩森林,才能达到申报国家级森林城市的资格。按照南山现有森林面积52404亩测算,相当于在5473平方公里的都市区内,再造14.31座像南山这样大的森林。

    “然而远不止这个数字,树苗有一定的存活率,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造100万余亩的森林。”何平说,国家森林城市这块牌子的含金量很高,现在很多城市都在争,所以必须花大力气把林子造起来,“一个钢筋水泥的城市是没有吸引力的,没有稀缺的自然资源,重庆的吸引力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让市民享受森林,拥抱森林,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此外,何平透露说,今年我市将投入4000万元用于新建或改造7.2万亩苗圃,争取明年春天上山,并对原有的10万亩苗圃加强管理,以保证苗木供应。

    “四山”骨架

    何平还提到,与其他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相比,我市有独特的优势,首先是水、温、光条件比较好,雨量丰沛,气候宜人,比较符合树木生长。其次,都市区有四大山脉,即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它们构成了我市的森林骨架,是天然的森林公园,“其他省就近是没有这么大的公园,就算有,人工的成分比较多,是比不上自然森林的。”

    同时,都市区还有很多可造林的荒山,如渝北、巴南、北碚等地区,这代表有可利用的造林空间,可大面积造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工程,加上日益增强的公共财力支撑,将为森林城市添彩很多。

    数据链接

    4000万元:我市今年将投入4000万元,用于新建或改造7.2万亩苗圃,并对原有10万亩苗圃加强管理。

    26:%截至去年,我市都市区森林覆盖率为26%,距指标35%差9个百分点。

    75万亩:今后5年我市都市区至少增添75万亩森林。

    30%:国家森林城市必须通过营造各种类型的森林和以林木为主体的绿地,使城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0%。

    35%: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

    专家访谈

    除了林网还要有水网

    市社科院研究员李勇:“林水相依、林水相连、依水建林、以林涵水”可以概括森林与流水的关系。水网化不仅仅是指河流水系沿线的防护林建设,而且还包括连接、疏浚城市范围内的各种水体,以利于水体之间的连接、进水排水的通畅和水质改善,以达到“清水长流,鱼跃草茂”的目的。

    林水结合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森林是城市之肺,而河流、湖泊等各种湿地则是城市之肾,“有林无水,不能算是真正的森林城市。”

    百姓感言

    除绿叶还要有落叶

    重庆九章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创作总监萧巍:每到冬天时,路边的树叶慢慢枯黄,一阵风吹过,落叶纷纷……这个场景让我印象很深刻,因为它很美,代表着季节的更替。可在重庆,很少会见到。

    森林城市,或许它是绿色的象征,但并非常绿。其实,到了冬季,不论常绿还是落叶树种均已处于生理休眠状态。如果从生态功能考虑,人居住的房前屋后,落叶更有利于透光增温。更何况,落叶本身就是一种景致,森林城市建设要“师法自然”,用不着人为地违背自然规律。

    重庆本来就是一座山水之城,如果做到真正的尊重自然生长体系,积极改进城市生态建设,那么,每天我们都能看到青藏高原一样的天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