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人进京办大花圃 借奥运展示漓渚花木产业

2008年01月30日 10:38人民网—市场报翁璟
    中国园林网1月30日消息:“2008年才刚过去大半个月,我手上的北京奥运绿化订单已达到1000多万元。”刚从北京回家的绍兴县漓渚镇花农金永祥忙着组织花木。他目前在北京拥有2个门市部,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

    据悉,在北京像金永祥这样从事绿化生意的漓渚花农已不下百人,他们在京办起了十多个大花圃,最大的花圃面积达到六七十亩,去年销售额突破了8000万元。

    据介绍,北京2008年奥运会“绿色奥运”的目标,用16个字来概括就是“绿荫覆盖、花团锦簇、特色突出、环境怡人”。其中“绿荫覆盖”是指到2008年奥运会之前,北京的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达到13平方米;“花团锦簇”是指在奥运会期间,北京将种植各种花卉4000万株(盆)。

    早在2001年北京奥运申办成功时,漓渚花农就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期望在奥运工程建设中分到一杯羹。漓渚花木协会有关负责人说,漓渚花木进军奥运场馆不仅给花农带来真金白银,也可以借助奥运盛会,将漓渚的花木产业展示在世人面前。

    在漓渚镇,“奥运”已成了妇孺皆知的一个“流行词”。仅该镇棠一村在北京从事花木生意的花农就达到50户左右。村支书张伯富介绍说,早在昆明开世界园艺博览会时,该村许多花农就尝到了大型展会的甜头,所以此次奥运会他们是不会错过的。

    来自棠埭村的陈建彪是1994年去北京做花木生意的,奥运申办成功后,他调整了自己的品种结构,确定了新的花木销售方案和思路。业务越做越大,以前他一年的业务量只有200万元左右,改走奥运路线后,年销售额超过了1000万元。

    陈建彪说,奥运绿化苗木的需求高峰还在后头。由于一些场馆和工程还在建设之中,绿化工程往往要在场馆建设完成后才能进行,预计大规模的绿化将在接下去的半年时间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