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贪心偷嫩笋 龙潭公园一片灰暗

2005年08月25日 09:56南国今报何继权

    浙江园林网8月25日消息: “再这样偷下去,公园的竹子就没法活了!”昨日上午,柳州市龙潭公园工作人员直向今报记者叹苦。

    记者到园内探访,发现游人偷采竹笋的现象比较普遍,已影响到了公园的景观建设。记者跟随园容建设科和保卫科工作人员,先后到民族餐厅、瑶寨、卧虎山下参观,随处可见竹笋被偷采后留下的痕迹。据了解,龙潭公园的竹子品种主要有吊丝竹、粉丹竹、高竹等,观赏性较强,而其笋子味道较苦,和民间常采食的甜竹笋有一定的区别。但即使这样,还是经常有游客趁人不备,把刚刚冒出地面几寸长的笋子弄断偷走,导致竹林里到处是断根。

    据保卫人员介绍,他们以前也查处过偷采者,发现主要是一些清晨到公园锻炼的老人。老人进园时一般都随身带着布袋、菜篮之类的容器,锻炼完了就喜欢到偏僻处掰几根笋子,偷偷带回家。也有人是专门带了编织袋来的,把整袋笋子偷回家。对这些贪小便宜的老人,工作人员一般都是批评教育就算了,但过了几天发现他们还继续偷。在卧虎山下一片灌木丛生的偏僻处,堆积了大量竹笋壳,旧的已经腐烂,新的依然鲜嫩,说明有的人长期把这里当成“加工场”,把笋子剥好后偷带出园。在瑶寨旁,工作人员设置的一块写有“已埋农药,注意安全”的牌子,也没能起到警示作用,周围的笋子照样被偷个精光。

    园容建设科的工作人员不禁为园内的景观担忧。该科的李科长说,因为笋子一长出来就被偷走,现在公园里几乎看不到新竹子。本来可以长成四五十竿一大丛,现在只有10多竿,稀稀拉拉的很难看。

    另外,因为没有新竹子补充,老竹子很容易开花,导致整丛死亡,对公园景观的破坏就更大了。记者经此提醒,发现园内的竹子大多是深绿色的,很少有新鲜的嫩绿,远远望去,一片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