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盾” 上海植物新品种保护研讨培训会召开

2025年09月12日 13:27园林网柏斌

本网讯 记者柏斌报道 9月5日,2025年度上海市植物新品种保护研讨培训会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召开。

76d80e764d0ff1e2e5e49f51299d434b.jpg

研讨培训会会场

由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悉心指导,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种业管理处主办,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上海)分中心、中荷农业部上海园艺培训示范中心和上海市种子行业协会承办的本次研讨培训会,旨在深入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面提升我国种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是助力种业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种子“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有关要求的具体行动。

 来自上海市相关科研院所、育种机构、知识产权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种子企业负责人和一线种业从业人员等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挑战与机遇,为上海种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d2f744d39dd4bbefd3ec35adacb6fac3.jpg

现场提问交流

会上,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种业管理处副处长丁志远做开班动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上海)分中心主任沈晓晖在热情洋溢的致辞中,强调了植物新品种保护重要意义和对于种业创新的重要性。他指出,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新修订的《条例》的正式实施,是我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以法治力量全面推动种业振兴的新阶段。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原总农艺师、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理事会主席崔野韩,在以“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进展及条例修订”为题的报告中,就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进展品种保护作深度分享,他在报告中说:2024年我国植物新品种申请量达14839件,授权5797件,年申请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展现了我国种业创新的蓬勃活力。

作为我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权威专家和《条例》的修订参与者,崔野韩在报告中,通过对《条例》)的修订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种业发展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EDV)的定义、判定标准及实施意义的细致解读,让与会者对这一关键制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045c86d9e4d1577cf5be1730c36914fb.jpg

崔野韩作报告

在崔野韩看来,《条例》的修订,进一步健全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有助于加快形成激励创新、保护创新的市场环境,更好服务种业振兴,为加快实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新修订的《条例》标志着我国在种业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展现了我国激励育种原始创新、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崔野韩说。

崔野韩表示:《条例》实施后的工作重点,是积极开展条例宣贯解读,指导推动各省开展系列专题培训;举办第三届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推进行动;开展条例进院校、进企业、进基地、进展会活动;推动品种测试机构与国家农作物种业阵型企业对接服务。同时,抓紧完善配套制度,统筹推进《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等规章的修订,发布第12批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切实抓好贯彻实施工作。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种业处杜兴彬在题为"用法治力量保障和推动上海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中,深入剖析了法治在种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他指出,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种业发展虽然面临土地资源有限等挑战,但也具有科技资源集聚、人才优势明显等特点,必须通过法治手段保障和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dfb9ea8e5cf49a8a79d62f0512f0e3a9.jpg

杜兴彬作报告

 一知农业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世界种子联盟ISF非法种子和知识产权的中国代表阙旭强以"植物新品种和种业纠纷相关案例的分享"为题,通过梳理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新品种权属纠纷和侵权案例,为与会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参考和风险警示。这些生动鲜活的案例让参会企业对品种权保护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e3fec1670a494deaf406d5f24370faba.jpg

阙旭强作报告

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上海)分中心业务副主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与保存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陈海荣研究员在题为"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测试与种业管理"的报告中,从种业管理的需求、植物新品种保护测试工作体系、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测试进展等方面展开了精彩分享。

04ef19349a433213de9ae256e2a36b3f.jpg

陈海荣作报告

陈海荣指出,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测试工作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目前全国已建立了1个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27个分中心和6个专业测试站,拥有一支强大的专业测试队伍。发布了258种DUS测试指南和36种DNA指纹图谱鉴定技术标准,建成了包含16000多个品种的表型、图像和DNA指纹图谱的品种数据库。这些成果为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本次研讨培训会内容充实、交流深入,不仅提升了上海种业从业者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的认知,有效增强了他们应对新品种保护新规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为营造尊重知识产权、激励育种原始创新的良好行业生态注入了强大动力,对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e33cb81a2a081304aff4506f0759165.jpg

与会代表集体合影

参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培训,对新修订的《条例》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有了清晰认识,这将帮助企业更好地保护自身品种权益,同时也激励企业加大原始创新投入。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本次研讨培训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上海在贯彻落实国家种业振兴战略、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积极作为,将为保障上海乃至全国种业健康有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来源: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