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特约记者柏斌报道 分级与包装,是鲜切花采后商品化处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鲜切花质量保持、在市场上的交易定价以及提升市场竞争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人工分级和包装,不仅效率低、成本高。节庆销售高峰期,工价还会更高,甚至一工难求。据晋宁区昆阳镇玉莲花卉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周毅莲介绍,即使是操作熟练的工人,一个小时平均也只能完成30扎(每扎20枝)的分拣、分级和包装工作,而每扎人工费大约1.5元。“节庆销售的高峰期,即便愿意支付更高的工钱,有时也很难招到工人。”周毅莲说。
在分级机上分级后的鲜花精准进入同滑道
而云南云天化花匠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采用了由国内企业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研制的鲜切花分级与包装设备,进行月季切花分级与包装,不仅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而且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悬挂在包装机上的鲜花
记者在该公司的采后处理中心看到,四名工人站在操作台上,有条不紊地将经过毛花库预冷保鲜处理、打刺去叶后的玫瑰切花,花头朝上的悬挂在高速运转的分级机上。每一枝鲜花在流水线上通过先进的红外成像识别系统进行全面检测后,依据花头大小、花枝长度、花杯高度等标准,精准无误地进入花枝长度从40厘米到75厘米的不同滑道。紧接着,工人将相同等级的鲜花,同样花头朝上的悬挂在自动包装机上,完成自动化的捆扎和包装工作。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高效而有序。
包装机自动捆扎鲜花
据中农大—云天化花卉联合研究中心特聘专家王文生研究员介绍,这套月季切花商品化处理设备包括分级机和包装机,是目前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分级包装设备。其中,分级机通常只需要4—6名工人协同操作,每小时就能分拣8500枝左右的切花。“一枝切花从上包装机到完成包装,仅仅只需23秒。这套鲜切花分级与包装设备,相较于人工操作而言,在完成相同工作量和遵循相同流程的情况下,效率至少提高两倍。”王文生研究员告诉记者。
员工在大棚中采剪玫瑰切花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该公司在鲜花种植环节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科技实力。公司依托绿色基质栽培技术以及智能温室、水肥一体化系统、肥水循环利用系统、加温系统、二氧化碳供给系统等一系列先进的环境控制设施和栽培技术,种植的1450亩切花玫瑰,涵盖中国农业大学自育品种‘菲韵’‘佳人笑’等32个品种,日产花量最高可达50多万枝。
员工在大棚中捆扎采剪的玫瑰切花
据了解,鲜切花分级包装设备应用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提升工作效率。而且通过不断提高设备硬件和软件的精准度,进行科学的分级操作,不仅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规范鲜花的交易定价,还对推动鲜切花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源: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