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柏斌报道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发布43项林业行业标准,并将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
此次发布的43项林业行业标准,包括由北京林业大学、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植物园的张启翔、程堂仁、郭翎等人修订的《紫薇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葛红、贾瑞冬等人修订的《蔷薇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吉成园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马宏、李正红、李伟等人制定《滇丁香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和由湖南省植物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颜立红等人制定《楠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据马宏研究员介绍:滇丁香属是茜草科常绿灌木,以其花型优美、花序大而繁密、花香浓郁而著称。滇丁香是我国西南地区极具特色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在园林绿化、生态修复及芳香产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马宏研究员表示:该团队在多年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基地观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征集科研院所、园林花卉企业及行业专家的意见,历时6年研制完成《滇丁香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不仅填补了我国滇丁香属植物新品种评价的技术空白,为相关品种权保护、市场规范及产业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为滇丁香属植物的新品种权申请提供了技术规范,将有力推动该特色观赏植物的开发和产业发展。
花色娇艳的石蒜花开成海
由上海市林业总站牵头,联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上房园艺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修订的《石蒜类植物》行业标准,详细规定了石蒜属长筒石蒜、石蒜、换锦花、忽地笑等植物在种质资源采集和保存、品种选育、子球培育、商品球生产、切花生产、盆花生产、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的详细且精准的技术要求。
领衔修订《石蒜类植物》的上海市林业总站正高级工程师孙强表示:该标准整合了国内10余家科研、企事业单位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兼顾科学性和实际生产中的可操作性。该标准的实施,为推动石蒜产业从“经验种植”向“标准种植”转型和石蒜类植物的生产、贸易、科研提供重要技术依据,引导技术创新,推动种球繁育等关键技术研发,同时,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助力我国石蒜类产品贸易流通。
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牵头,联合金华市绿顺花木专业合作社、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杭州植物园等单位修订的《山茶花》行业标准,明确了山茶花生产过程中从圃地准备、种苗繁殖、盆栽生产、地栽生产、病虫害防治,到分级与检疫、包装与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该标准适用于我国山茶科山茶属山茶花品种的生产,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山茶花种苗繁殖、盆栽生产、地栽生产和病虫害防治等生产过程,有助于提高山茶花的产品质量,促进我国山茶花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云南大理花企培植的云南山茶花
三角梅因其花色品种丰富、花期长、花量大等特质而深受人们喜爱,在园林景观和家庭园艺中广泛应用。目前,我国栽培的三角梅品种(种)已超500个,种植面积近18万亩,年产值约76亿元,是全球最大的三角梅生产和应用大国。
花团锦簇的三角梅家庭园艺产品
由华南农业大学郁书君研究员主持制定《三角梅》行业标准,不仅确立了三角梅生产技术流程、品种类型选择、种苗繁育、成品生产、病虫草害防治、产品质量检验、成品出圃与运输和档案管理等具体要求,而且附录了《三角梅常见病虫害主要症状及防治方法》《三角梅苗木质量检测及规格指标记录表》。
郁书君研究员表示,该标准适用于三角梅生产与质量检验,为三角梅的生产和管理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他希望生产商以及应用端企业积极宣传并严格贯彻执行,通过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提高三角梅产业的整体水平,助力三角梅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稳健发展。
(来源: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