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乡镇林业站勇当“三北”工程建设先锋

2025年08月19日 10:05中国绿色时报张韬

从甘肃省高台县黑泉镇整齐排列的草方格,到民勤县构筑起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从酒泉市蓬勃发展的苗圃基地,到环县巍峨挺立的防沙治沙带——在这片广袤的陇原大地,甘肃省乡镇林业站全体干部职工以脚踏实地的干劲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将宏伟的治沙蓝图逐步转化为生机勃勃的绿色版图,为“三北”工程源源不断注入坚实的基层组织力和执行力。

精准施策,科学布局,绘就生态治理“新画卷”。甘肃省乡镇林业站立足区域生态实际,深入宣传解读“三北”工程六期规划要求,引导群众认真贯彻国家生态战略。同时,积极发挥生产组织职能,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束缚,主动与周边镇村、林场携手签订联防联治协议,构建起“点线面结合、上下游联动”的紧密治理网络。针对河西走廊风沙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等不同区域的生态难题,精心组织实施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等重点工程项目。民勤县红纱岗林业工作区站站长杜为成说:“固、造、修、封、阻、拓、管,这七个字是我们几十年和风沙搏斗总结出的‘法宝’。通过科学布局、精准施策,荒漠也能变绿洲!”

科技领航,提质增效,开启沙漠治理“新纪元”。张掖市高台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沙化土地面积达332.06万亩,是“三北”工程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核心攻坚区域。自2022年高台县恢复设置乡镇林业站以来,黑泉镇林业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配合乡镇和县林草局,动员村民投身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并大力引进、示范和推广创新技术。站长孙培丰自豪地说:“以前压沙全靠人背肩扛,一天下来铺不了多少。现在使用沙障机灵活得很,一台一天轻松完成近30亩草方格铺设。我们还推广了微生物菌剂改良沙土、精准灌溉技术,沙土活了,树苗壮了,成活率稳步提升。”

严守底线,科学指导,筑牢资源管护“防护墙”。甘肃乡镇林业站始终将林草资源管护的重大责任扛在肩上,坚决履行资源管护和林政执法职责,坚守林草生态安全底线。酒泉市各级林业站充分借助“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对全市林草湿荒资源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普查,为科学管护提供坚实数据支撑。在种苗保障方面,年均繁育优良林木种苗6000多万株,为“三北”工程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优质种苗保障;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完成无公害防治面积达30万亩以上,有效遏制了有害生物扩散蔓延。庆阳市环县林业站技术人员为切实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积极采用抗旱保水造林技术,以近自然的方式开展防沙治沙工作,坚持建管并重,完成退化林修复、中幼林抚育、新造林管护等共计24.4万亩,退化草原改良修复面积达35万亩。

生态惠民,绿富同兴,织密绿色生态“幸福网”。酒泉市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模式,精心组织当地群众参与造林、抚育、工程治沙等劳务活动,不仅为周边群众增加了务工收入,更增强了他们的生态责任感,构建全民参与“三北”工程建设的新格局,形成治沙与致富双赢局面。金塔县乡镇林业站结合“放管服”改革,主动将高效便捷的社会化服务引入“三北”工程建设,按照林业站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全力推进“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务,年均开展技术培训700余场次、培训林农5万多人次,指导、扶持182个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开展林业生产活动,带动1.4万户农户增收致富。

创新服务,加强合作,跑出服务林农“加速度”。甘肃乡镇林业站持续深化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创新服务模式,主动作为。推行定制化服务,精准对接林农需求,从“问需于民”到“按单服务”。创新培训方式,百姓提出问题,专家进行解答,提供“保姆式”服务,努力打通服务林农“最后一公里”。2024年,全省乡镇林业站培训林农9.8万人次,参与组织造林绿化144万亩。

甘肃乡镇林业站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通过扎实履行政策宣传员、科技推广员、资源守护员、生产组织员和林政执法员等多重角色,将“三北”工程的壮丽篇章书写在陇原的山川大地之上。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