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柏斌报道 9月5日,2025年度上海市植物新品种保护研讨培训会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召开。
本网讯 记者柏斌报道 今年暑期,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凭借其独具特色的王莲体验项目,成为亲子游与自然教育域炙手可热的目的地。
近日,北京树木医学研究会第二届北京树木医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农学院举办,共同探讨“树木医学·生态健康”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9月10日,“灵动的国际大都市·诗和远方——上海市首次生物多样性调查阶段成果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展出,全面呈现上海首次生物多样性“摸家底”的阶段成果,包括2个新物种、149个新记录种。
近期,广西植物研究所植物多样性研究创新团队在广西南宁、桂林,福建福州等地发现4个大型真菌新物种——大明山暗盘菌、花坪暗盘菌、橙变黑假暗盘菌及木耳状脚瓶盘菌,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真菌学期刊上发表。
近期,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召开了剑湖国家重要湿地修复方案专家评审会。会议邀请西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专家组成专家组,对《云南省剑川县剑湖国家重要湿地修复方案》进行了评审。与会专家在听取汇报,认真审阅修复方案文本的基础上,经质询和讨论,同意修复方案通过评审。
近日,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2026年林草科技创新与示范“揭榜挂帅”项目榜单,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研制单位。
日前,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巡护员陈振法入选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
8月28日清晨,祁连山的晨光穿透云层,温柔地抚慰着青海省祁连县阿柔乡阿咪东索景区的山野。景区内部,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背倚青海云杉高耸的山坡,院内草甸与灌丛相嵌,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动物粪便混合、独属于高原的气息——这里,是伤病野生动物的“疗养院”。
山东省肥城市地处泰山西麓,大汶河蜿蜒而过,河流、湿地与森林资源丰富,是野生动物理想的栖息家园。近年来,肥城市立足自身生态优势,通过科学实施系列保护措施,推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近日,国网温州供电公司通过温州“林业共富碳汇”微信小程序“零碳机构购买”的方式购买浙江泰顺县雪溪乡桥西村碳汇368.78吨,直接用来中和泰顺电力办公大楼2024全年运营温室气体排放,并获得北京绿色交易所出具的权威碳中和认证,为村集体增收36878元。
日前,7只黑鹳翩跹降临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锡伯河流域。它们或静立清波中凝望觅食,或振翅浅滩舒展身姿,灵动身影与澄澈河水相映成趣。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林草局近日出台《楚雄州林下经济使用林地林木规范》,将于9月25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个林下经济使用林地林木规范。
连日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石岗墩滩金满园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400多亩有机西梅进入成熟采摘期。合作社工作人员采摘、分拣、包装成熟的有机西梅,发送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客户手中。
今年以来,湖北省竹山县以全省盘活林地、林木、林草生态资源改革试点为契机,推进合作经营模式,为林业资源高效利用探索出创新路径。
9月9日,陕西佛坪县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佛坪县国家级大熊猫保护区管理局、共青团佛坪县委员会开展“爱鸟始于心 护鸟践于行”鸟类知识与保护主题宣讲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学校师生150余人踊跃参与。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近年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结合县域绿色生态、林果业、中药材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布局“蜜蜂+”新业态,取得良好效果。
眼下,正是收获的季节。按常理,此时的果农应忙着采收售卖,可在秦岭脚下的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面对枝头累累的猕猴桃,当地果农并不着急出售,反而多了几分从容。
清晨,群山绵亘的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处绿意盎然,温暖的阳光透过树梢洒落在地上,冰沟资源管护站的一条羊肠小道上,一道坚毅而略显佝偻的身影由远而近,他就是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祁连自然保护站冰沟资源管护站站长王玉武。
2023年底,全球朱鹮种群数量突破“万只”大关,这昭示着从1981年的独孤7只到如今的万鹮竞翔,从踪迹难觅到近在咫尺,朱鹮这一世界级珍稀濒危鸟类从秦岭一隅飞向了世界,正一步步摆脱濒危的困局,走向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