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江西,烈日当空,绿意浓浓。
7月18日,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省管理局与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在祁连县签订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海北片区共建共管共享框架协议,标志着该片区生态保护与发展协同迈入新阶段。
近日,安徽省首批湿地碳票在蚌埠成功发行。发行仪式上共颁发湿地碳票2张,碳票持有者为怀远县四方湖和龙子湖区龙子湖,并分别获得银行质押贷款1500万元、1000万元。
7月11日,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宝坻区举行天津市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殖中心(北部片区)收容救护点揭牌仪式。
近日,陕西省林草植物新品种保护与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培训班在西安举办,回顾总结近年来工作成效,研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近日,湖南省林业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中心会同国家林草局中南院,赴邵阳、岳阳、益阳、郴州等4市对邵阳市草地资源保护中心的6个草原样地调查工组开展了“首件必检”指导性检查。
近年来,广西林业系统坚持做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全力推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广西林草产业总产值达1.069万亿元,成为全国首个万亿林业产业省份,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一,木材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居全国前列、西部地区首位。
早上8点,记者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出发。因青藏线全线拓宽,本来5小时车程,到了可可西里五道梁管护站、109国道3002公里处时,已是下午两点半。
湖南省永州市境内分布有14条候鸟迁飞路线,是重要的“千年鸟道”。近年来,永州全方位多措并举,加强鸟类及栖息地保护,致力建设候鸟友好城市。
甘肃省张掖市自然资源局日前透露,今年以来,该局与市林草局以推动部门融合为切入点,在深入开展“送图上门”行动基础上,聚焦国土绿化空间标注、现状地类和国土调查、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耕地林地保护等重点工作,召开工作融合座谈会,共同探讨问题破解路径、协同联动渠道。
云南省保山市在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强化政策支持保障,充分放活集体林地经营权,促进林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朝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改革目标前进。
近期,受高温融雪影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的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水量持续增多。和田县抓住时机,通过新建、疏浚引洪渠和堆砌挡水坝等工程措施,对天然胡杨林实施引洪灌溉。
自今年开始,湖北省竹山县对松材线虫病疫木处置利用实行积分制管理,主要适用于县域已取得松材线虫病疫木定点加工企业资质的企业,分值设置总分为100分、及格分数为60分。
云南省腾冲市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在“2025清风行动”中发现几株奇特的兰花,经林草技术人员实地调查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专家鉴定,确认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暖地杓兰,在腾冲是首次发现。
“三北”工程六期启动以来,甘肃省武威市创新构建“纪检监察+行业监管”体系,并轨推进、协同发力,常态长效加强项目全过程闭环监管。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依托282万亩森林资源及独特彝族文化,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引领,大力推进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与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盛夏时节,龙江森工林区各地的设施棚室内生机盎然,一项项智慧农业技术落地生根。作为龙江森工集团“九个一”重点产业工程,龙江森工林区“一棚果”产业正以多元化发展态势,逐步构建具有森工特色的森林果蔬产业体系,为林区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