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在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放归6匹普氏野马。此次放归不仅是对过往保护成果的有力见证,更是贺兰山生态保护事业新的起点。
2024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开展了贺兰山普氏野马野化放归工作方案论证,邀请了中国林业科学院森环森保所、北京林业大学、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等知名研究员、教授,专家根据贺兰山现有草原面积、食物与原生生境重合度、地形等现地因素认为贺兰山北部区域适宜普氏野马生存,根据方案,贺兰山保护区将引入三批次共18匹普氏野马,最终在贺兰山实现普氏野马的繁衍生息并形成稳定种群。会后,与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紧密合作,精心挑选6匹健康且适应能力强的普氏野马,于2024年12月3日历时长途跋涉安全抵达贺兰山北部普氏野马适应性训练场,为了确保普氏野马能适应贺兰山的环境,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适应性训练。
自2017年打响贺兰山保卫战以来,宁夏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贺兰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随着工矿的全面退出,无人类活动干扰的贺兰山北部广袤草原成为普氏野马放归的最佳栖息地,这里拥有丰富的食物资源,多样的地形地貌也为它们提供了躲避天敌和繁衍后代的良好场所。普氏野马的放归,是贺兰山生态保护的又一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推动贺兰山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表示,后续将持续加强对普氏野马的监测保护,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深入研究普氏野马在贺兰山的生态适应性,不断优化保护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宣传普氏野马的保护意义,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