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艳皇冠,身穿白婚纱,真菌皇后范,国宴把国倾。”这是现代诗人对竹荪菌的赞美之词。
竹荪菌又名竹笙、竹参,是一种重要的珍贵食用菌,素有“竹林仙子”“雪裙仙子” “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等美称。20世纪90年代初,竹荪大田栽培技术实现突破,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但由于种植竹荪的基质是木屑、棉籽壳、谷壳等混合物,且部分种植地的重金属含量较高,使一些竹荪产品的氨基酸、多糖和微量元素等含量降低,品质变差,市场价走低,菇农种植积极性受挫,竹荪产业日渐萎缩。
我国大部分竹林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山区,竹林经营是这些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和主要经济来源。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竹资源培育研究团队坚持对林下经济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2008年,团队通过对竹荪产业发展的调研,提出了以竹荪大田培育技术为基础,把竹荪重新引入竹林进行仿野生栽培的产业发展思路。
研究团队以竹林废弃物为原料,创新基质发酵模式,提出“高温+化学”杀菌相结合的发酵技术,简化了发酵所需要的条件和环节,方便竹农个体操作。在传统种植技术的基础上,创新了种植方式,提出了“两步栽培法”,即无纺布袋容器栽培法,探索了微量元素硒对竹荪生长的影响。为解决竹荪存在的连作障碍对竹农收入的影响,提出了“竹荪+大球盖菇”一年两季、“竹荪+黄精”和“竹荪+笋”轮作等栽培模式,有效解决了因竹荪种植必须轮休导致的基础设施利用率较低问题。
竹荪仿野生栽培技术的突破,不仅对壮大森林粮库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将对森林钱库持续增加发挥积极作用。
团队经过10余年的努力,获得了“麻竹林下竹荪仿野生栽培技术”“毛竹林下竹荪仿野生栽培技术”等技术成果,并制定浙江省地方标准《竹荪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团队采用“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模式,将竹荪仿野生栽培技术从重庆、四川等省市,逐步推广到福建、浙江、湖南、湖北等11个省(市、区)30多个县。目前该技术已累计推广超过1.2万亩,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4亿元。其中,在重庆荣昌麻竹林、广西昭平撑篙竹林、浙江富阳毛竹林等的干菇产量达到每亩45千克以上,而在浙江安吉刘家塘村富硒毛竹林中的干菇产量更是达到每亩100千克以上。这些地方的竹农们,通过使用团队开创的栽培新模式,仅发展竹下食用菌亩产值就超过5万元,亩利润超过2.5万元。
在团队的技术支持下,安徽省岳西县菖蒲镇发展竹荪、大球盖菇、羊肚菌等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40余亩。经过多年发展,菖蒲镇林下食用菌种植项目实现产值102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23.2万元,直接带动竹农竹园租金收入5.2万元,增加群众务工收入超30万元。“竹林仙子”真正成为了竹农共富的好帮手。
针对今后竹荪等林下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亚林所竹资源利用团队提出了系列建议。
一是积极探索竹山的“两山”转化路径,充分利用丰富的竹林资源及其加工废弃物,大力研发竹林下竹荪等竹基食用菌仿野生高效栽培模式。
二是继续开展竹荪品种的驯化与选育,特别是对优良品种——红托竹荪的菌种培养技术进行优化,缩短其培育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是开发与竹荪可以轮作的食用菌新品种,提高竹林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效益。
四是通过举办全国性竹荪等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论坛、特色产区农民丰收节等交流和产品推介活动,加强竹荪等食用菌林下栽培技术的推广。
竹荪等林下经济隐藏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通过实用技术在田间地头推广应用,可真正让森林发挥钱库和粮库作用,惠及万家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