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爱鸟周”引发市民观鸟热

2024年04月22日 13:16中国绿色时报接晓颖

     近日,以“完善保护体系 护佑候鸟迁飞”为主题的上海市第43届“爱鸟周”在上海植物园启动。此次活动是《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后的首个“爱鸟周”。“爱鸟周”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向市民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和相关科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市民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意识。

  上海已记录到野生鸟类527种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中转站,沿海的滩涂湿地为迁徙候鸟提供了重要的越冬场所和停歇地。截至目前,上海有记录的野生鸟类共527种,其中2023年监测记录到野生鸟类303种,丹顶鹤、蓝喉蜂虎、欧柳莺、林柳莺、白顶溪鸲、北长尾山雀、粉红胸鹨、青藏沙鸻和旋木雀等9种野生鸟类为2023年新记录种。

  2023年,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在崇明东滩的记录数量创历史新高,野生丹顶鹤首次来到长江以南的东滩保护区越冬,疣鼻天鹅、粉红燕鸥、欧柳莺等罕见鸟类也先后现身东滩保护区。

  近年来,除了在崇明东滩、九段沙湿地、崇明北湖和宝钢水库等列入《全国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的4个湿地候鸟重要栖息地开展监测和保护工作外,上海还积极推进市级野生动物栖息地项目建设,吴淞江鸟类栖息地、浦东金海湿地公园、嘉定彭门湿地等多个野生动物栖息地逐渐成为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乐园。

  在城区范围,上海植物园、上海动物园、滨江森林公园、共青森林公园、世纪公园等大型公园日渐受到野生鸟类的青睐,并多次记录到稀有鸟种。

  进一步增强鸟类保护的法律依据

  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完善了保护湿地生境野生鸟类的法律依据。2023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正式施行,通过完善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管理、明确协同执法机制、建立致害补偿机制以及禁食条款等规定,优化了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依据。2023年10月1日,《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正式施行,结合上海地方特色,在科普宣传、科学保护、区域协调和栖息地建设和修复项目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的制度体系。《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规定,每年4月的第二周为“爱鸟周”。因此,第43届“爱鸟周”也是地方条例施行后的第一个“爱鸟周”。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类群。上海“爱鸟周”活动已步入第43个年头,已伴随了上海几代人的成长,是上海市民亲近自然和了解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活动载体之一。

  “爱鸟周”活动深受市民青睐

  今年“爱鸟周”活动的时间为4月8日至14日,上海市林业总站和市野保协会组织开展了第43届“爱鸟周”启动仪式、“爱鸟助飞”公益市集、“爱鸟助飞”趣味闯关、第19届上海市民观鸟大赛、第二届“自然有TA”主题征文和摄影、鹭鸟繁殖探秘等系列活动。

  启动仪式上,“光明谷锦·鹭缘”鸟类自然教育中心揭牌。光明农发集团通过建立“光明谷锦·鹭缘”鸟类自然教育中心,将爱鸟护鸟意识融入农业生产中,展现出鸟与人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进一步体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现场的“爱鸟助飞”公益市集设置14个展位,有科普知识学习、宣传普法折页发放、标本展示、游戏互动等多种沉浸式体验环节,激发市民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爱鸟周”期间,还通过“上海林业”微信公众号进行“爱鸟助飞”趣味闯关,参与者通过“虫与鸟-自然小科普”“环创手工·呵护大自然的精灵”“《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普法知识判断”和“分享诗词歌赋 共赏飞羽之美”4个关卡内容,就能获得电子闯关证书,还可参与抽奖,有机会获得“爱鸟周”文创礼品。今年的文创礼品以“市民最喜欢的十种鸟”为灵感,设计制作了手提袋、熨烫布贴等。

  市民观鸟大赛是历届“爱鸟周”的重头戏,是广大观鸟爱好者的重要节日。今年的上海市民观鸟大赛已经是第19届,比赛地点设在上海动物园。比赛共设参赛队伍名额55个,报名通道开启后仅2分钟即宣告满额。主办单位为满足广大观鸟爱好者的参赛热情,在确保规模可控、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最终将第19届市民观鸟赛的参赛队伍规模扩大到59个。

  “爱鸟周”期间,主办单位面向全市中小学生,举办第二届“自然有TA”主题征文和摄影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用笔和镜头记录身边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例,借此提高青少年群体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引导他们自觉加入保护野生动植物、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动中来。

  此外,主办单位还举办鹭鸟繁殖探秘活动,通过直播镜头向公众呈现白鹭和夜鹭等鹭鸟育雏和栖息的画面,勾勒春天的亮丽风景。同时,各区野保部门和有关单位也将因地制宜组织开展鸟类保护宣传活动。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