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天气寒冷,但代县尚氏种植专业合作社却热火朝天,村民正在“土专家”的带领下,认真学习核桃、仁用杏、酥梨等经济林树种的嫁接和土肥水综合管理技术。
“集体林改让我致了富,现在我要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合作社带头人老尚介绍,2012年,他发起成立了合作社,流转800多亩集体林地,经过多年经营,种植品种已覆盖食用核桃、文玩核桃、水蜜桃、白水杏、酥梨和葡萄。
近年来,代县着力深化集体林改,强化林地增绿、林农增收,促进林业产业持续发展。
代县位于忻州市东北部,地形地貌为“两山夹一川”,南北两端为土石山区,顺南北山势而下为半坡黄土丘陵区,中间为滹沱河谷平川区。南北半坡黄土丘陵区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植被稀少,群众收入较低。依托退耕还林、干果经济林等项目建设,南北半坡发展起4万多亩仁用杏和核桃,种植1万多亩中药材,每亩林地可增收近1000元。林草植被增加,林地价值提升,群众收入增加。2024年,依托县领导包乡机制,县财政投资220万元用于建设北半坡经济林产业试点村,对试点村3000亩干果经济林,统一实施中耕除草、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有效促进了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