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有“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之称,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日前,粤港澳大湾区(鼎湖山)生物多样性大会在这里召开。专家学者围绕生物多样性与绿美广东主题,聚焦鼎湖山独特的生态价值与风景名胜区的优势,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和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出谋献策。
鼎湖山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北部保存下来的一颗原始古朴的“绿宝石”,西距肇庆市19公里、东距广州86公里,到香港和澳门也只有100多公里,是当地城市居民难得的一块清凉避暑宝地和供氧库,是粤港澳大湾区美丽的后花园。
夏日炎炎,来到鼎湖山,满目苍翠、飞瀑流泉、凉风习习,让人感觉从城里带来的一身闷热霎时烟消云散,周身清爽惬意。来到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腹地,又是另一番世界,像进入一个童话世界,攀缘植物等自然奇景与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丛形成一个翡翠天堂。树上有树,林下有林,层层叠叠,遮天蔽日,郁郁苍苍。有些大树要四五个人才能合抱,这种生长了千百年的古树良材,有的坚硬似铁、千年不腐,在当今大地上已寥寥无几。
在庆云寺东面,生长着一片浓绿的林木,那高擎飘荡的羽状复叶,如一只只飞舞的孔雀。保护区护林员介绍,这就是格木,由于坚硬似铁,又名铁木,是世界上十大硬木之一,处于濒危状态。其木材的心材呈褐黑色,纹理雅致,光泽美观,耐水、耐腐,是特殊建筑、造船、桥梁、码头、水闸和机械工业模具的优质用材。
鼎湖山是一片古老的森林,在密林沟谷中还存留着许多古老植物。其中,就有最为著名的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桫椤与银杉、水杉、珙桐一样,都是我国特有的生物“活化石”,是曾经历地球冰期后留下来的植物,有“冰川元老”之称,也是地球演化史的孑遗物种,对于古生物学、古气象学、古地质学、古地理学的研究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
鼎湖山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而且是观察研究我国南亚热带森林生态和植物演变的好地方,所以科学工作者把它作为研究亚热带过渡到热带的生物资源种质保存基地,培育品种及遗传工程基因。在1.7万亩森林中,有1800多种高等野生植物,成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春天的鼎湖山是个大花园,山前盛开的杜鹃花把鼎湖山装扮成了花的海洋,花卉品种之多令人目不暇接,成为鼎湖山春天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1998年前,鼎湖山风景名胜区一直藏在深山无人识,游客稀少。笔者在当年的广东省森林旅游会议上,来到鼎湖山参观,景区吕经理不无叹息地说:“鼎湖山虽然美丽异常,但不吸引人,似乎还找不到吸引游客的独特之处。”对此,笔者建议:“森林既是个氧气库,就应从无形的精气找出质的东西,何不邀请中南林学院专家解开这个谜?”
于是,1998年10月,经中南林学院森林旅游研究中心专家定位研究测定,在飞水潭瀑布右侧3米处,测得空气负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10.56万个。此处正是当年孙中山先生游泳处,难怪这位学医出身的孙先生慧眼识“氧吧”。现今,在飞水潭岩壁上还刻有宋庆龄亲笔题写的“孙中山游泳处”六个大字。
同时,据测定,核心地带天然林中每立方厘米空气含负离子3900个,而肇庆市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仅225个。专家们认为,鼎湖山山高林密,动植物和水资源丰富。山中的瀑布、湍急的溪流、跌水的喷筒效应,森林植物叶面在短波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电效应,使空气负离子增加。从此,景区立即抓住负氧离子主题,拓展有氧运动旅游,建立品氧谷、健身吸氧室、休闲音乐吸氧、石子步道纳氧等保健旅游项目,成为我国第一个开展有氧运动的“氧吧。”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