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助崇明建世界级生态岛

2020年08月26日 09:38中国绿色时报安渊 杨富裕 孟林 王仪明

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和中国第三大岛——崇明,一种多年生豆科植物——紫花苜蓿已在此飘香多年。如今,面对“到2035年崇明计划建成具有全球引领示范作用的世界级生态岛”的目标,有“牧草之王”之称的紫花苜蓿将会有怎样一番作为?

  发展模式试水多年经济和生态效益凸显

  紫花苜蓿又名苜蓿、紫苜蓿,是美国第三大农作物,其高功能蛋白质还是唯一可被肾脏病人服用的植物性蛋白。

  优质苜蓿在我国畜牧养殖业占有重要地位。2017年和2019年中央1号文件、国家“粮改饲”政策、振兴奶业苜蓿行动计划、促进奶业振兴意见等均明确提出扩大苜蓿种植,力争到2020年优质苜蓿自给率达80%。

  一组数字显示市场对紫花苜蓿的强劲需求。2018年,我国生产苜蓿干草162万吨,进口苜蓿近150万吨,缺口130多万吨。受全球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紫花苜蓿价格大幅上扬,每吨超过3000元。

  如何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一项被称为紫花苜蓿与饲料玉米轮作栽培技术体系和产品开发研究,已在崇明开展多年。2010年以来,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与上海牛奶集团鼎瀛饲料公司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科委和农委相关科研项目支持下联合攻关,攻克了大规模紫花苜蓿-玉米周年轮作栽培技术,开发出紫花苜蓿半干窖贮技术和裹包青贮技术,形成从品种、播种、栽培管理、收获、产品加工一体化的紫花苜蓿和饲料玉米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

  目前,在崇明种植紫花苜蓿6000多亩,收获2-3茬苜蓿草后轮种饲料玉米的模式和技术基本成熟,紫花苜蓿与水稻轮作栽培模式和技术也取得长足进展。紫花苜蓿-玉米轮作每亩土地年均收获紫花苜蓿鲜草5吨和饲料玉米鲜草3吨,1亩冬闲田苜蓿草产量相当于北方2亩地全年产量,玉米鲜草产量增加20%。

  增产增效明显,经济效益获得大幅提升。在崇明,紫花苜蓿1-3茬全株蛋白质含量依次达25.6%、21.0%和19.6%,加工成裹包青贮料的蛋白质含量达26%,高于国家优质苜蓿青贮料20%蛋白质的标准,而北方最适收获期的苜蓿全株蛋白质含量不超过20%。目前,6000亩苜蓿-玉米轮作年经济效益达1466.4万元,纯利润241.2万元。

  紫花苜蓿种植的生态效益同样显著。经测定,玉米与紫花苜蓿或小麦轮作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2.6%和1.8%,轮作紫花苜蓿地的有机质含量增幅达61.1%。据鼎瀛饲料公司多年紫花苜蓿-玉米轮作栽培的实践和化肥投入计算,每亩土地化肥总投入60公斤,比小麦-玉米轮作栽培的化肥投入至少减少20%。紫花苜蓿刈割后的再生性非常好,经过2-3次收获,还可将苜蓿叶片上的害虫带走,从而降低轮作苜蓿和玉米的农药用量。据鼎瀛饲料公司多年的农药投入计算,每亩苜蓿-玉米轮作土地的农药投入为0.57公斤,比小麦-玉米轮作栽培的农药投入至少减少30%,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崇明生态岛建设为栽培模式提供发展空间

  据《上海市崇明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显示,到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3.5万亩。农业是崇明生态岛植被组成和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产生态化和绿色化水平直接影响崇明生态岛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对生态岛建设影响深远。

  由于冬小麦产量低,农药化肥投入大,效益低,不符合发展生态农业战略,崇明已取消冬小麦种植补贴,改为鼓励改种蚕豆和紫云英为主的绿肥作物,区政府给种植户每亩土地每年补偿300元。但蚕豆茎秆粗壮,还田后分解慢,影响水稻生长。同时,紫云英和蚕豆的经济效益低,推广难度大。

  紫花苜蓿轮作栽培模式在崇明则有较为明显的发展空间。

  发展紫花苜蓿+玉米、紫花苜蓿+水稻为主的种植业结构,一方面,生产高品质、绿色农产品,稳步提升农田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构建崇明岛独具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形成崇明生态岛建设和保护的重要生态屏障。另一方面,通过逐渐完善崇明紫花苜蓿种植、加工和销售体系,创建以紫花苜蓿为纽带的新型高效农业支柱产业,将为崇明现代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崇明自然条件好,土地平整和集中连片,非常适宜发展集约化高效紫花苜蓿栽培及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同时,大规模“紫花苜蓿-玉米轮作栽培”在鼎瀛饲料公司崇明基地已实施多年,该模式的经济效益高、生态功能强,已在崇明建设现代农业中显示出显著优势。

  在崇明,紫花苜蓿也正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崇明紫花苜蓿产业建设,不仅拓展了国家苜蓿产业布局,还促进了长江中下游奶业发展。《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显示,苜蓿产业分为东北及内蒙古、西北、华北和南方4个发展区域。其中,华东、华中和华南并未列入苜蓿重点发展区域,奶牛养殖所需苜蓿主要依赖外运,这为崇明岛建设紫花苜蓿产业提供重要契机。

  在苜蓿地理分布区域上弥补空缺,崇明区域优势和价格优势明显。崇明紫花苜蓿收获和供给期为4-7月。这个时期,正值全国苜蓿库存消耗殆尽,北方苜蓿尚未收获,市场干草供应紧张,崇明紫花苜蓿可占领市场,缓解苜蓿干草紧缺,促进长江中下游奶业发展。目前, 鼎瀛饲料公司裹包苜蓿青贮产品因品质好、运输成本低,已供不应求,如以华东地区作为未来崇明苜蓿销售的目的地,其价格优势远高于北方苜蓿。因此,在崇明建设优质紫花苜蓿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望形成崇明的一个新型农业支柱产业,推动崇明乡村振兴。

  多举措叠加为崇明生态岛建设助力

  根据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定位和乡村振兴、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为加快打造崇明冬闲田建设优质紫花苜蓿产业基地,形成肥药双减的紫花苜蓿-水稻/玉米轮作栽培的生态新模式,生产优质、安全的农作物产品,同时形成万亩草地旅游新景点,笔者建议制定崇明紫花苜蓿产业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设立崇明紫花苜蓿产业建设专项资金、加强崇明紫花苜蓿产业科技支撑等。

  通过制定崇明紫花苜蓿产业发展规划,到2024年建成10万亩冬闲田苜蓿基地,并从产业导向、种植补贴、企业扶持等方面进行支持,推动苜蓿产业良性发展。

  由政府建立崇明紫花苜蓿产业发展建设专项引导资金,通过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金进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快速促进崇明紫花苜蓿产业发展壮大。

  为加强崇明紫花苜蓿产业科技支撑,建议政府设立崇明紫花苜蓿产业建设科研专项,从新品种培育、机械装备、生态型粮草耦合、饲草产品加工调制、粮草畜种养循环等领域进行研发,为形成产业效益最佳、生态功能最强、生态贡献率最大的紫花苜蓿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