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28日消息:最美人间四月天,踏青赏花正当时。衢江周家乡的牡丹花,龙游庙下乡的映山红,常山县同弓乡的胡柚花……衢州一片片花海吸引各地游人纷至沓来,以花为媒的新兴产业链之花在三衢大地竞相绽放,为衢州经济带来了多重效益,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三衢大地,秀美如斯!乡村振兴的集结号在衢州大地全面吹响。在“两山”理念的指导下,衢州农村的山更绿、水更清、地更净,乡愁更加浓郁,百姓更幸福,“强富美”乡村愿景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如何在推进乡村振兴、高水平建设美丽乡村上继续走在前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衢州提高站位、提升标准、提振精神,强化愿力、保持定力、凝聚合力,聚焦农村高质量发展,聚力乡村大花园建设,奋力书写好衢州绿色发展、西部崛起的“三农”新篇章。
景色变新:完善农民建房体系
雨后放晴,衢州江郎山景区人流如织。远处青山白云,黑白主色调建筑点缀其间。人在景中走,似在画中游。
石门镇江郎山村余家坞自然村位于江郎山脚,主干道两侧各色农家乐招牌林立。“很多来玩的游客到了村里都以为到了景区,其实他们也没错,这里也是景区。”说起村庄风貌,江郎山村村支书周忠亮底气十足。他说:“余家坞自然村中有一条古道可步行上山,村子就是江郎山景区的一部分。”
“农村就是景区。”周忠亮坦言,几年前自己还不敢说这句话。原来的江郎山村房屋外立面风格五花八门,甚至还有不少赤膊墙。村民造房子经常会出现少批多建,不按图纸施工等情况,严重影响景区整体风貌。
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美丽乡村+美丽田园”,打造乡村版美丽大花园,必须补齐“大花园核心景区”建设的短板,其中完善农民建房体系、提升农村特色风貌是关键,是“牛鼻子”。没有美丽农房,就没有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就难以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大花园。
2016年开始,借着江郎山-廿八都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的东风,江郎山村向上争取资金,对内做通百姓工作,按照白墙黑瓦的浙派民居风格,大刀阔斧整治村庄风貌。
现有的房屋风貌统一了,后续改建房怎么办?江山市规划局联合旅游部门,为江郎山村送来了政策“红包”。包括江郎山村在内,江山市全市范围只要是旅游景观线沿线的村庄,农房改建按照浙派民居风格,带方案审批,设计费用政府买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进一步规范村民农房改建,江郎山村还把建房履约金制度写入了村规民约。按照房屋占地面积收取“保证金”,资金由建房户、村集体、银行三方共管。1平方米600元,存入建房户账户,利息归建房户所有,但取钱需三方共同签字。快收快退,按照施工节点,只要通过验收,分阶段退还。
“三改一拆”行动、赤膊墙整治行动在衢州各地掀起“粉刷造景”热潮,给衢州乡村面貌带来了美学升级:衢江区结合320国道沿线精品提升项目对赤膊墙进行整治以及立面改造;龙游县将赤膊墙整治与乡村旅游、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有机结合,实现生态环境、村域着色、地方特色“三统一”……
产业更新:产村人文融合发展
红火丰收季、果园采摘游、舞龙舞狮图、农家小院景……在柯城余东村农民画家郑根良的笔下,新农村生活的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据了解,余东村有800多人,农民画家占一半左右。他们一手握锄头,一手握画笔,每年创造产值几百万元。
余东村农民画已有几十年历史,曾经,农民画是劳动人民人生志趣和生活憧憬的结晶;而如今,农民画作为现代民间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但弘扬了传统文化,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
“我们从小喜欢画画,年轻时边干活边画画。”在郑根良看来,他们其实是一群有着共同爱好的村民。“虽然没受过专业训练,但我们经常互相交流探讨,几十年来一直没放弃”。
然而,郑根良还因画画经常被妻子数落。
“当初的画都是自己欣赏,后来画出了名气,就有人专门跑来买画,老伴一看能赚钱,就支持我了。”郑根良回忆着说。
如其所言,近年来,随着当地政府引导,余东村农民画已走向市场化运作,而郑根良只是受益者之一。不仅如此,村里还将农民画开发成丝巾、陶瓷画、茶杯等系列产品,参加各种文化博览会展销,并利用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画墙画、扎花灯……现在村里每年能增加500万元收入。”相关负责人说。
现在在余东,只要有农民画的免费培训,就能产生一呼百应的效果。晚饭过后,人们纷纷赶到村委大楼,跟着老一辈农民画家学画。除了经济效益,画画还带动了农家乐产业、旅游产业及农业产业的快速提升与发展。
“目前我们村正在全力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艺术家群落,引入文化大师,实现大师‘金点子’与农民画的紧密融合,真正打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品牌。”余东村村支书余良耀说。
据悉,几年来,衢州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当地种植面积最大、涉及农户最多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柑橘着手,谋划并实施柑橘产业“五五·三提升”工程,累计争取、安排资金超4亿元,取得积极成效。衢州相继成为全省培育发展家庭农场试点市、整建制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市创建单位、农业补贴综合改革试点市和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市,衢州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经验在全国推广。衢州培育打响了放心农业品牌,全市有效期内“三品”总数达533个,其中有机农产品215个,占全省总数的25%,居全省各地市首位。
富民求新:“养鸡生蛋”美村富村
在衢州,乡村的美丽,是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是生活富裕。
在开化县芹阳办事处桃溪村,一幢幢洋房小别墅错落有致地“躲”在青山绿林之中,村中央的“神仙潭”碧水盈盈,山上的24栋小木屋在竹林深处若隐若现……
“村庄能变美,集体经济能做大变强,关键是靠政策的扶持和一个个项目的建设。”谈到桃溪村变美变富了,村支书叶友根如是说。
“我当上村支书时,村集体还欠款16.5万元。”叶友根相告,要把这些欠款还了,还真得动一番脑筋。幸运的是,一条205国道让村里摆脱了窘境。“这条国道穿村而过,根据相关政策,村里争取到15亩土地,出让后村集体获得300多万元。”
有了第一桶金后,村里在三四年里又争取了造田造地的土地整理项目,让集体经济每年有30多万元收入。
有了这些收入后,村里却有人提议分钱。叶友根说,他们要求把集体的钱分给村民,每人分1000元。“我们这些钱要用在‘养鸡生蛋’上的。”就此事,村里召集党员、村民代表讨论。最后,大多数人不同意分钱,要求用这些钱搞投资建设。
当得知开化县要建廉租房时,叶友根就跑有关部门,为村里争取到该项目。2007年,村里投入420多万元建了60套廉租房。“还好没分钱,廉租房建成当年收取的租金就有20多万元,到现在已经涨到近百万元。”
“养鸡生蛋”见成效,桃溪村紧接着在2012年至2014年投资4800万元,成功创建了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村。2014年,桃溪村入选首批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试点村)。
环境改善了,美丽经济也随之兴起。村里把原先的小学改建成民宿,还在村中央的龙居山上,建了24栋森林小木屋。“小木屋租给‘东方’经营,每年有不少收入”。此外,在环碧自然村,村里出资买下一幢6层楼房,2016年对外出租,一年可为集体增加20万元收入。
“现在,我们又在建耕读小院。”在神仙潭边,一个集农耕体验、农耕展示、住宿、餐饮等为一体的耕读小院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叶友根介绍,这里包含了中高端民宿和景区接待点,将与山上的高端民宿小木屋共同组成桃溪村的接待体系,计划以多样化的服务体验,让桃溪村留住更多的游客。
如今,该村有20余户村民从事民宿产业,现有床位300张,每天可接待游客1000人。叶友根计划下一步对接好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发展城郊经济,并利用村庄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大做强旅游综合体,让村庄更美村民更富。
据了解,衢州实施《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后,乡村休闲旅游业年均接待游客数和营业收入保持30%以上的高增速,共发展农家乐经营户(点)2570个,床位数5.44万张。美丽乡村带来美丽经济,造就美好生活。
治理创新:智慧网络通村情惠民生
最近,龙游县龙洲街道半爿月村某村民发帖称,一农户把废品堆在院墙外面,希望能及时处理。经过协调后,堆放垃圾的农户没有及时清理,该村民再次在网上发帖,表达强烈不满,受到村民“围观”关注。很快,村干部到现场督办,并把垃圾清理前后的对比照片发到“村情通”上,得到了村民肯定。
手机一点,干部可以查询民情档案,村民可以查看村财务账单,还能直接通过村民信箱反馈问题,得到网格员的及时解答……龙游“村情通”像一个“服务超市”,将农民关心的住房、土地、务工、社保、村务等40余项信息电子化、掌上化,接入政务服务、户籍办理、计生办理、信用贷款等网络服务办事平台,帮助农民“在线办事、指尖办事”。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国家有效治理的基石,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石。“村情通”源于基层党支部的探索创新,2015年6月,龙游县东华街道张王村借助微信平台率先对支部党建、村务公开、村务管理等内容实行移动信息化管理,收到明显成效,该村从“后进村”一跃成为“标杆村”。龙游县委、县政府对这一“草根创新”予以吸收,汇聚民情民意,对系统进行升级优化,形成“一号两端”构架,即微信公众号应用前端和PC、手机钉钉管理后端。通过信息收集发布、网络在线服务、掌上电子办公、线上即时沟通、后台推送流转,实现村级事务信息动态交互式管理。2017年开始,龙游在全县域推广“村情通”,覆盖262个行政村,农村群众关注超过19.4万人(包含实名认证10.7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67.1%,实现了村村通、户户联、人人用。
龙游县坚持“一条红线贯穿到底”,定期将上级精神、时代先锋学习课件上传“村情通”,党员可随时通过手机学习,获得学习分,并通过参与实事获得活动分,形成了“实事排行”“积分排行”两张榜单,随时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有效引导党员积极参与项目推进等重点工作,解决农村党员发挥作用无意愿、无能力、无平台等实际问题。目前,全县2.1万名农村党员、两委干部、村民代表纳入“村情通”管理,覆盖率98.6%。“村情通”日均发布党员干部学习、办实事动态500余条,点赞3000余次,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实现“离家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以前,村里最大的问题是干群信息不对称,一些村民对村里的部分工作有误解,自从2016年开发了‘村情通’,民情民意就有了连心桥。”张王村党支部书记袁平华介绍,“‘村情通’打通了我们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走出了一条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子。”建设民情档案库,将最接地气的村务公开、户籍、土地、建房、务工等40余项信息电子化、掌上化,实现乡村干部“三知”(知民情、户情、村情)“六掌握”(掌握基础信息、问题隐患、矛盾纠纷、从业就业、较大事件、违法犯罪)等,并建立低保户、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专项档案库。每户生成一个独立二维码,扫一扫便可了解家庭人口、房屋、土地等内容。同时,专职网格员通过走访巡查动态更新民情档案,更新率95%以上,有效解决以往农村“干部调整、档案消失”的问题。
推荐阅读:
(来源: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