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上午天天苗交会培训现场
中国园林网6月27日消息:互联网+是什么?互联网+会带给我们什么变化?我们要怎么适应互联网+?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能让我们得到什么?大数据要改变我们什么?对于很多苗农来说,也许这些话题比较空洞,但其实互联网+与每个苗农休戚相关,每个苗农应该充分重视起互联网+带给行业的改变,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2016年6月17日上午,浙江嵊州市举办的一个“天天苗交会苗圃军校培训课”上姚栋勇就谈到了大数据的这个话题,这是个很接地气的培训,没有什么长篇大论凸显自身前瞻性的道理,而是回归大数据的认识基础。姚栋勇认为,大数据时代我们苗木行业首要的任务就是落到细节做好数据,通过对这个话题的培训,让学员们达成了做好数据的共识。笔者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了以下的认识。
姚栋勇用抛硬币形象地形容了大数据,认为大数据是自然形成的,由无数个数据自然汇聚而成;数据是人为生成的,每条数据的产生都是人为的结果。在这个时代里,我们要做的就是怎么做好数据,做好了数据就是互联网+我们,不做就是我们+互联网,数据就是互联网+的接入口。
苗木的数据是什么?是品种、规格、性状、生长环境、生长周期、成长纪录、案例表现和实时数据等因素共同组成,就好比一个人从头到脚的特征还有穿衣打扮、兴趣爱好、生平记录等的描述,是这些数据组成了一个人的具体形象,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细节上的东西,每一个细节都是它自身存在的价值,这些就是苗木的卖点。
为什么要做这些数据?因为苗木行业中到目前为止,一些所谓统计的数据都没有真正派上用处,一点都体现不出数据的价值。首先,我们对于统计概念的认识就非常不足,没有统计何来数据?
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些数据?因为苗木行业对苗木细节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地方的描述都有差别,但是这些差别在行业中都是可理解的范围之内,这些标准完全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做统计、不做数据呢?关键是很多苗木企业没有做统计的意识,没意识到统计的价值,对数据的概念很模糊,个体苗农就更不用说了,自己种了什么苗,只要能卖出去目的就达到了,这导致了我们行业数据严重缺失,做啥心里都没有把握。
这些数据有什么价值?苗木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是卖点,这就是价值,这一点在上面已经提到,这是作为数据本身直接可以体现出来的价值,是细节配对出来的价值。还有就是数据积累的价值,数据更大的价值就是发挥它的可预见性,只有通过长期积累,通过更加综合更加复杂的统计,比较分析出数据的未来变化才能得到这样的价值,会涉及到更多跨行业的数据统计,比如从一个地方的工程项目里分析出它的规模、设计方案、用苗种类、规格、数量等数据一样,这远比知道它规划面积多少、投资多少、用苗量多少这些简单的数字价值高的多,能让企业未卜先知,这也是我们目前行业里大型企业追求的目标。
苗木行业的大数据怎么形成?来自苗木行业中的每个统计数据,不论企业规模大小都需要这样的统计,这也是前面提到我们必须做数据的原因,我们缺乏数据。难点就是数据的分享,因为数据的价值,所以很多苗木企业会把数据隐藏起来,因为他们自身设置的“壁垒”,让统一标准一直无法实现,这本身就是对大数据的阻碍,数据失去了时效性就失去了最大的价值,这个必须做出牺牲,做出改变,回到开始的状态,在一个统一的标准下完善行业的数据,我们要从数据的每一个细节做起。
姚栋勇认为,数据就如穿衣针,用线通过针耳连到一起,形成共同相关的信息,通过针尖寻找到最佳的匹配,实现信息的价值,这就是大数据的形成和对我们的作用,我们要磨好这根针。
(来源: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