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公共绿地谨防“破窗效应”

2015年11月26日 08:48无锡日报孙维国

中国园林网11月26日消息:绿地被“开膛破肚”,这种毁绿行为本质而言,就是破坏城市生态。如果形成破窗效应,那公共绿地的破坏就难以遏制。现实中,小到毁坏绿化带、踩踏公园草坪,大到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环境。这些破坏城市生态行为,最终的买单者是整个城市。

问题还在于,对于超标排放大家都很重视,但对于毁坏公共绿地行为,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不妨看看新加坡是如何管理城市绿地的。

新加坡是“花园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0%左右。而这样的“绿化成绩”绝非先天使然,新加坡的城市绿化法制健全,执行严格。在新加坡,任何人不得随意砍树,包括自家土地上的老树。否则,就会面临高额罚款,而普通民众在公共绿化带破坏花草树木也会被罚款。

新加坡绿化管理权责分明,什么绿地归属哪个部门管理,权责清晰明确,杜绝了部门之间相互“踢皮球”。依法治绿令行禁止,权责分明高效到位。这是新加坡管理绿地的成功经验,也正因此,新加坡从一个独立前杂草丛生、沼泽地多、居住环境恶劣的荒蛮之地,变成了今天举世闻名的“花园城市”。

国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我们当然不必照搬新加坡的做法,但新加坡管理绿地的成功经验,无疑值得我们借鉴。如果每次毁绿行为都不了了之,毁绿者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久而久之,毁绿的道德耻感就会消失,毁绿的“破窗效应”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看看城市,毁绿行为每天都在发生,撇开毁绿的环境损害不谈,单是算算毁绿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是一个惊人数据。

推荐阅读:

江苏:淮安市人大调研开发区永久性绿地保护情况

贵阳:花溪区实施“绿地保护计划”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广东:珠海构建森林绿地保护体系

西安市加强公园广场绿地保护

(来源: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