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16日消息: 近日,在福州市区福飞南路与铜盘路交叉口,以及华林路与北大路交叉口,设置了能够伸缩高约1米的“拉链”式护栏。每个护栏由一名协管员负责,在早晚高峰期时段,当斑马线红灯时关闭护栏,阻挡闯行红灯的行人与非机动车,确保安全通行。
想必,大多数人对于“中国式”过马路的情景不会陌生,或许还切身感受过“集体”和“团结”的力量。“只要大家一起走,汽车也能逼回头”,路人如此的“团结”力量也让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骤增。那么,路人对违章穿越道路的危险性的认知程度不够还是不认识道路交通信号标识?显然,大多数路人还是侥幸心理作祟,正所谓“意识有认知,行为无落实”。
针对“中国式”过马路,各地也纷纷出台了相应措施治理这种交通乱象。诸如,闯红灯“罚款”、“罚监督”、“志愿者引导”等措施实行后,虽有成效却无法根治,如今福州市再出新招,在路口设置“拉链”式护栏能停下多少路人的脚步?
笔者认为,“设障”只能治标,在局部发挥实际作用。比如,铁路道口或铁路线上屡次发生的事故,桩桩件件都是行人违章跨越铁路护栏进入铁路后酿成惨剧。尽管,点多线长的铁路线在设置高达两米的护栏和警示标示后,铁路交通事故依旧频发,可见仅仅“设障”不足以治本,只是摆在路人面前的实际“障碍”,却无法在行为约束上形成有效监管。
对于大部分有认知的人来说,吐槽不是解决的办法。纵观网友评论,对此类不文明现象都有自己明确且正确的认知。但是,多少“明白人”在过马路当中不自觉地加入到“闯红灯大军”当中,想必大多数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只要有“带头大哥”,就不乏跟随者,而且,大有“人多势众”的想法,甚至无任何违章成本,逐渐形成了路人可“互相保护”侥幸心理。
护栏,只能勉强维护“蠢蠢欲动”者的道德尊严,却挽留不住翻越者的人身性命。莫在十字路口迷了路,在越来越多的十字路口围起的护栏,将预示着愈多的人道德退化。制度虽能够约束人,但是,处处被“管束”起来的生活就正常了吗?显然,“随意”和“强制”兼不理想,尊重规则的生活才会更有尊严!
推荐阅读:
(来源: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