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最佳契合点

2014年08月08日 14:05中国绿色时报焦玉海

中国园林网8月8日消息:传承5000多年、见证中华文明沧桑兴衰的黄帝手植柏,一棵榕树覆盖一座小岛、为无数小鸟提供安家落户居所的鸟的天堂……一棵大树的价值到底有多大?你可以计算木材的经济价值,也可以预估其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发挥的生态效益,但是如果再附加上文化的传承以及村头那棵老槐树、香樟树穿越时空带来的那一抹淡淡的乡愁,它的价值无法估量,在中华文明的延续中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建设国家储备林,其着眼点在于增加木材战略储备,提升木材供应能力,维护我国的木材安全,但最大的效益却并不在木材的经济价值。培育珍稀树木,留存满山大树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看得见的经济效益。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就曾这样评价,木材战略储备,建设国家储备林是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最佳契合点。

在湖南省攸县黄丰桥林场东坡大径材储备林基地,高20多米、胸径40多厘米的杉树根根挺立、直刺云霄,在这片经过改培后的300亩林地里,单株超过1立方米蓄积的树木比比皆是。阳光透过这些高大的杉树洒落林间,生长旺盛的线蕨将林下堆积的厚厚腐殖质隐藏,昆虫窸窸窣窣爬行,鸟鸣啾啾,偶尔有蛇出没,森林创造了一个多彩丰富的世界。

同样的景象出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派阳山国有林场鸿鸪分场12林班。这是派阳山林场75亩的马尾松种源林,建设于1958年,经过五六轮的间伐,目前密度已由最初的每亩170棵变为每亩18棵。林子里的马尾松平均胸径达53.9厘米,平均树高近40米,每亩蓄积量超过56立方米。这里产出的不仅有马尾松大径材,林下肥沃的土壤让人想起东北的黑土地,具有一流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茂密的森林旺盛生长,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负氧离子,远远看去仿佛笼在一层薄雾中。

也许,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世界的我们,无法时时刻刻看到像黄丰桥、派阳山林场这样的大树,但仅凭想象也可以知道,这样一棵棵、一片片大树无时无刻不在净化着我们呼吸的空气,保护着我们赖以立足生存的土地。而且每多这样一片大树森林,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我们也会多一份话语权。

树木、鸟兽、花草和谐相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完美融合,国家储备林建设提供的不仅仅是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木材,更多的是社会急需的公共生态产品。国家林业局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管理办公室主任闫振在接受《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之前,我们谈商品林、公益林或者防护林建设,大多数时候都是就树木的单一属性而言的,而建设国家储备林,既注重树木的产业属性,又兼顾了森林的生态功能,力求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陈秋华也表示,国家储备林建设,是森林资源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以优质木材为主的林业有形产品的同时,还有效增加了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能够拉动社会就业、增加经营收入,体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良好结合,是建设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重要载体,“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家储备林既是木材储备,也是生态储备”。

当然,建设国家储备林的初衷是为国家提供珍稀的大径级木材资源,大径材的经济价值、所发挥的民生效应同样不容忽视。

在广西凭祥的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中心,中心副主任贾宏炎做过红椎木价格的对比研究:一根红椎木材胸径超过50厘米,每立方米售价可以高达5000元至8000元;胸径30厘米以下的每立方米只能卖到七八百元,跟一般的松木等没有太大区别。“建设国家储备林,国家只是规定采伐的时间和标准,收益仍然全部归属经营者。相对一般的木材买卖,大径材能给经营者带来更多财富和利润空间。”贾宏炎说。

目前,国家储备林的承储主体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广西等15省区的国有林场。多年来,国有林场守护着我国最好的森林资源,但是因为多种体制机制障碍及自身发展原因,很多林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处在极其落后的水平,林场职工住房难、看病难等民生问题亟待解决。建设国家储备林,与正在试点推进的国有林场改革有机结合,可以在确保最好森林资源得到最好保护的同时,改善林场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生态与民生兼顾,一举多得。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进行木材战略储备,建设国家储备林,既能显著提升我国的木材供应能力,维护我国的木材安全,又能留下珍稀的树种、珍贵的大树,显著改善我国的生态状况,功在当代,泽被后世。

推荐阅读:

四川:达川区强力推进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

云南:怒江州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成效显著

建生态林业 筑美丽家园

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