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雕塑拆除
中国园林网5月21日消息:“刚路过文化宫,入口的飞天仙女雕像咋拆了呢,多么经典的雕像呀,老一代美术师的作品,一个城市的经典文化慢慢消失,不知替代和追随的又是何物?”
昨日,烟台微博网友“朱永伦”上传了18日晚工人广场拆除北侧“飞天”雕塑的施工场景,工人在脚手架上施工,砖石散落一地。这一场景让不少本地网友感叹:“童年的记忆,多美啊,拆了多可惜!”
屹立在工人文化宫的“飞天仙女”雕塑,是不少烟台“80后”童年行经、合影过的“必备场景”,记者昨日了解到,该雕塑拆除,是因年久失修、铜制部分与基座日渐脱离、安全隐患增大所致,周边居民已经养成了“绕着雕塑走”的习惯。
周边居民:雕塑已不安全,时常要绕着走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工人广场。网友微博中发布的施工场地已经清理完毕,但雕塑基座上裸露出粗糙的灰色水泥面,钢筋整齐的切口依旧醒目,雕塑基座背面有星星点点的泥渍和几张残留的野广告,似乎在诉说着雕塑历史的久远。“这个铜的雕塑,和底座分离有好多年了,最宽的地方10多厘米,安全隐患非常大,经常在这边锻炼的人都不敢从北面走,而是从西面小路进到广场上。”经常和老伴一起在工人广场早晚锻炼的市民李大爷告诉记者,“这两天晚上风很大,前几天看着雕塑都在晃荡,的确不安全,虽然雕塑拆了怪可惜的,但是至少安全了。”
临近傍晚,记者观察发现,广场上既有前来遛狗、散步的三口之家,也有在篮球场上打球的年轻人,不到一刻钟的工夫,广场上已经聚起了百余人。夜色渐深,前来广场吃烧烤宵夜的人流也逐渐增多,但多数“老客”都有默契地避开了北侧入口。
雕塑设计师:希望作品得到善待
工人广场的这一组“飞天”,与广场东、西两侧绿化带的“后羿”和“罗盛教”两组雕塑,均出自生于崆峒岛的烟台籍著名雕塑艺术家王熙民与夫人包阿华之手。昨晚接到记者电话的包阿华教授,得知雕塑拆除后有些惋惜:“这组作品是三十多年前我们一起构思、设计的,当时王熙民晚上开工,忙到后半夜两三点,把工作进度写在条子上给我留言,我早上六点起床后接着他的进度,就这样忙碌了一年多,设计出了这一组雕塑。”“现在城市有新的规划,我们也都能理解,但我们更希望自己当年的作品,能够得到善待,在合适的地方继续向市民展出。”包阿华说:“我们老雕塑家,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给家乡留下尽可能多的作品,这也是前些年参与烟台城市主题雕塑征集的王老最大的心愿。”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飞天”雕塑上世纪80年代曾是工人文化宫围墙的大门部分,后来伴随着院墙的拆除及周边建筑格局的变化,对称的雕塑一直保留至今。由于雕塑地处人流密集的交通要道,前些年出现开裂、脱离基座等情形后,相关负责单位就一直酝酿消除安全隐患的方案。但“飞天”是否会重新安装、并以何种形象复原,本报将持续关注。
推荐阅读:
(来源:水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