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巢湖绿色发展三箭齐发 向“生态新城”转型

2014年04月02日 10:01安徽日报许根宏

中国园林网4月2日消息:阳春三月,坐落在巢湖槐林镇的远景风力发电场,33台“大风车”迎风转动,成为巢湖岸边一道独特的风景。如今,漫步巢湖市这座古老而新兴的山水之城,处处可以领略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三箭齐发”的魅力,“绿色经济”正加速驱动该市向“生态新城”转型的步伐。

在生态工业上,巢湖市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打造“绿色经济”的首个着力点。目前,投资10亿元的远景风力发电,一期装机容量4.95万千瓦,已于去年底并网发电。总投资约30亿元建设总装机容量约350兆瓦的观湖风电场、总投资25亿元建设250MWp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正在向栏杆集镇等地“集结”。据介绍,巢湖观湖风电场一期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煤3.2万吨、节水3.17万吨,减少大量有害气体的排放。在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同时,巢湖市还在加速建设环巢光电科技产业园,发展激光晶体材料、光电子材料、光电通信等高科技产业。

加速生态农业产业化,走无公害、绿色、有机化之路。目前,巢湖市4个环湖生态农业板块初步形成,环湖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被评为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农业精品园已发展到15家、示范园发展到27家,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12.2亿元。在生态农业中,“后起之秀”湖羊养殖由于坚持“种养结合、立体循环”模式,昔日用来焚烧的秸秆成为抢手的饲料,原本臭气熏天的畜禽粪便也变成“金元宝”。

在推动绿色发展的“加法”中,巢湖市充分利用山水优势,做旅游文章,打生态旅游牌,打造滨湖人文景观游、滨湖生态观光游、巢湖水上文化游等3条主题线路,培育发展旅游产业。其中,为改善中庙风景区缺乏统一规划和建设、基础设施薄弱、旅游功能不全的现状,该市投入1.1亿元美化景区、丰富业态,实现景区“大换颜”。2013年,巢湖市实现旅游总接待人次364万,综合收入13.9亿元。

在“绿色”的发展道路上,巢湖市也重视做好“减法”,加大淘汰落后产业的力度,目前已先后关闭矿山67座,淘汰年产能1600多万吨;关闭石灰窑136座,淘汰年产能252万吨;关闭轮窑57座,淘汰年产能7亿标块;关闭水泥生产线3条,淘汰年产能80万吨。被淘汰的落后产能,约占该市生产总值一成。

推荐阅读:

杨军:争创“森林城市” 全面开展生态建设

福建:打响“生态战” 经济环境两手抓

江苏:严控石湖生态园商业设施建设

河北:如何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