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型城镇化规划 去数字化去指标化

2014年03月24日 09:45中国建设报童亦弟

中国园林网3月24日消息: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下称《规划》)正式发布,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在接受《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更多地体现了城镇化提高质量、结构优化、体制创新的发展思路。“《规划》低调出台,舆论也并没有大肆进行宣传包装,反映了新一届政府的基本特征。而且,《规划》不会成为第二个‘四万亿元计划’,或者因此出现类似以往的大规模投资建设热潮。”

  新城新区受严控

《规划》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而此前,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也表示,我国一些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现象,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因此,不能把城镇化简单等同于城市建设,而是要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

乔润令对此解读称,“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首次写入规划,比以往各类文件中的描述更为准确和突出,也是对以往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的定性和总结。他认为,以往城市发展主要是以城市建设为中心的城镇化。“未来,特别是以土地财政为导向的新区新城建设,必须有针对性地作出改变。”

因此,《规划》明确指出,将“严格新城新区设立条件,防止城市边界无序蔓延”,新城新区必须以人口密度、产出强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与行政区划协调,科学合理编制规划,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建设标准过度超前。

“城市建设资金过分依赖于土地财政的结构也必须发生变化,这同样是新城新区不断涌现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乔润令表示,“《规划》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实际上也是对创新城市投融资体制的要求,未来需要更多地依靠市场化资金,解决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这就要求城市建设由政府主导‘包打天下’,向政府规划、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向转变。” 

目标“去数字化”

“《规划》的一大特征是弱化了针对城镇化的具体指标,取而代之的是‘绿色’、‘智慧’、‘人文’等关键词所指引的方向性目标。”乔润令表示,《规划》很理性地没有给各地派任务、定指标,仅仅给予一定的数据参考。“我们在几轮经济建设中,曾经过于强调指标、评比、考核,多次采取‘运动式’的办法,要求三年大变样、五年建新城、十年城镇化提高若干百分比,这实际上忽略了人的因素。”

3月17日,徐绍史撰文指出,要“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在城镇化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对这一基本目标,《规划》提出2020年的具体目标,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乔润令分析称,《规划》强调“人”和推动新型城市建设,是对以往城市建设数字化、指标化的摒弃。“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已经对城镇化本身有了准确的定义,即自然历史过程。所以在一个长远的目标之下,并不需要每年进行考核。”

《规划》明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乔润令认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目标之一即在于实现“三个1亿人”的具体需求,这是驱动未来经济长期发展的因素。“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这‘三个1亿’就是城镇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数字指标。”

推荐阅读:

1亿农民工开启市民化 助力城镇化建设

广东:从人口数据看狮山城镇化未来 探索新的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突出公平共享 重视生态文明

新型城镇化为何需本土文化视野?

(来源: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