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

2014年02月26日 10:23中国风景园林网 海兰

中国园林网2月26日消息:2月24日,在贵州黔西南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上,国家农业部正式对外发布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为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范本和借鉴。

张玉香代表中国农业部科教司发布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

会上,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农业部原党组成员张玉香代表中国农业部科教司发布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分别为: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

张玉香介绍,自2013年农业部在全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典型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范例,而此次发布的十大模式正是从各地的创建经验中总结提炼而来。

“每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张玉香表示,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涵盖了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的基本内涵,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能够为中国各地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范本。 

链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

  1.产业发展型模式

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典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

  2.生态保护型模式

主要是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其特点是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典型: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

  3.城郊集约型模式

主要是在大中城市郊区,其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产出率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典型: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

  4.社会综治型模式

主要在人数较多,规模较大,居住较集中的村镇,其特点是区位条件好,经济基础强,带动作用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典型: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弓棚子镇广发村。

  5.文化传承型模式

是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的地区,其特点是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优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潜力大。典型: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

  6.渔业开发型模式

主要在沿海和水网地区的传统渔区,其特点是产业以渔业为主,通过发展渔业促进就业,增加渔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渔业在农业产业中占主导地位。典型: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冯马三村。

  7.草原牧场型模式

主要在我国牧区半牧区县(旗、市),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0%以上。其特点是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典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脑干哈达嘎查。

  8.环境整治型模式

主要在农村脏乱差问题突出的地区,其特点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问题,当地农民群众对环境整治的呼声高、反应强烈。典型: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 

9.休闲旅游型模式

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是在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其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完善齐备,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适合休闲度假,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大。典型: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

  10.高效农业型模式

主要在我国的农业主产区,其特点是以发展农业作物生产为主,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人均耕地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典型: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三坪村。

  链接:海外专家学者建言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各有侧重

(来源:中国新闻网)

24日,来自英、美、法、新加坡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出席在贵州省兴义市举行的“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出言献策。

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23日上午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开幕,该峰会是中国首个以“美丽中国”为主题的高端峰会,本届峰会以“强农业、美乡村、富农民”为主题。

作为本届峰会重头戏之一的“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24日举行,研讨会吸引了24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和专家学者出席,专家学者们结合各自国家乡村建设和农业发展的实际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分页]

“农业和乡村的建设不能仅仅是追求美好的外观,而要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水平、更好的环境和经济上更平等的身份。”法国年轻学者Jessica在回顾了欧洲农业发展的历程上表示,乡村的建设要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水平。

与会专家学者对中国农业的发展和美丽乡村的建设深入探讨,并与美、英、法等发达国家农业、农村建设进行比较,寻找差异和出路。

“乡村的建设应该要依据各乡村的生态环境和产业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新加坡学者PatrickLim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美丽乡村建设应该是百花齐放的,各有侧重。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2013年中国农业部启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将浙江与贵州共同列入“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省份。提出2013-2015年,在中国不同类型地区试点建设1000个“美丽乡村”。 

中国美丽田园名单

  1.油菜花景观(10个)

江苏省兴化市缸顾乡千岛菜花

浙江省仙居县油菜花观光带

安徽省黟县卢村油菜花

江西省婺源县溪头乡油菜花

湖北省沙洋县汉江西岸百里油菜花

重庆市秀山县溪场镇油菜花

云南省罗平县坝子油菜花

贵州省黔西南州万峰林油菜花

甘肃省民乐县扁都口油菜花

青海省门源县百里油菜花

  2.桃花景观(10个)

上海市金石路桃花

江苏省句容市大卓桃园

浙江省长兴县城山沟桃花

福建省龙岩市岩山乡桃花

山东省蒙阴县旧寨桃花

河南省鄢陵县南坞乡桃花

重庆市渝北区木耳镇桃花

四川省龙泉驿区山泉镇桃花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顶效镇桃花

甘肃省秦安县何湾桃花

  3.梨花景观(10个)

北京市房山区贾河梨园

天津市蓟县团山子村梨园

辽宁省鞍山市东部山区南果梨花带

江苏省丰县大沙河镇梨花

山东省冠县中华第一梨园

河南省宁陵县刘花桥村梨花

重庆市渝北区放牛坪梨花

四川省华蓥市黄花梨度假村梨花

陕西省洋县朱鹮梨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库尔勒香梨 

4.稻田景观(10个)

天津市宝坻区八门城现代农业示范园稻田

辽宁省五四农场稻田

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稻田

江苏省泰州市南舍村多彩稻田

浙江省江山市江郎山彩色稻田

江西省芦万武公路稻田观光带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堪圩乡明仕稻田

四川省开江县普安镇稻田

云南省广南县八宝镇贡米稻田

贵州省从江县侗寨禾晾景观[分页]

  5.茶园景观(10个)

江苏省宜兴市茶园观光带

浙江省安吉溪龙乡白茶园

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白茶园

江西省南昌县凤凰沟茶海

湖北省英山县茶园观光带

湖南省安化县凤凰岛茶园

重庆市秀山县洪安镇平马茶园

云南省景洪市大渡岗乡茶园

贵州省都匀市摆忙乡螺丝壳茶园

陕西省西乡县江榜茶园

  6.梯田景观(10个)

浙江省青田县小舟山梯田

安徽省绩溪县家朋梯田

福建省尤溪县联合梯田

江西省崇义县上堡梯田

湖北省恩施州大峡谷梯田

湖南省张家界市罗水乡龙凤梯田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川县龙脊梯田

贵州省黔西南州泥凼梯田

陕西省汉阴县凤堰古梯田

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旱作梯田 

7.渔业景观(7个)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宝应湖渔作景观

福建省福鼎市店下镇巽城村渔作景观

山东省博兴县乔庄镇渔作景观

湖北省长阳土家自治县清江渔作景观

湖南省安乡县珊珀湖渔作景观

云南省大理市海东镇金梭岛渔作景观

宁波市象山县象山开渔节景观

  8.果园景观(9个)

山西省阳高县大嘴窑村杏园

上海市青浦区联怡枇杷

浙江省仙居县杨梅观光带

江西省信丰县大塘长岗脐橙

山东省沂源县中庄苹果

湖南省麻阳县万盛柑桔

四川省彭山县观音镇葡萄园

云南省漾濞县光明村核桃

陕西省城固县刘家营村橘园

  9.草原景观(10个)

河北省围场县草原

山西省灵丘县空中草原

内蒙古自治区珠穆沁旗草原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盖九曲湾草原

湖南省桑植县南滩草场

贵州省黔南州独山草原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大山包草原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城县哈巴湖草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赛里木湖草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唐布拉草原 

10.花卉景观(10个)

北京市延庆县四季花海

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十里荷塘

江苏省仪征市枣林湾芍药园

浙江省武义县畲族镇十里荷花

安徽省铜陵县凤凰山牡丹

福建省福鼎市贯岭镇黄栀子

江西省石城县百里荷花观光带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云雾杜鹃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花舞人间

厦门市同安区五峰村杜鹃

  11.其他(12个)

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向日葵园

北京市朝阳区蓝调薰衣草园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高勒苏木向日葵园

上海市青浦区寻梦园香草农场

山东省文登市昆嵛山樱桃花

山东省垦利县黄河华滩向日葵园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金银花

重庆市统景镇印盒村李花

贵州省荔波县枫树湾香草园

陕西省西乡县莲花村樱桃花

(本文由中国风景园林网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推荐阅读:

广东:连州“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初显

河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美丽乡村

秦立军: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

浙江:衢州共建生态家园 打造美丽乡村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