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智能路灯或让高速的收费人员失业

2014年12月19日 13:12东方早报网

中国园林网12月19日消息:各地有关部门大都不肯放过高速收费“这块肥肉”。但高速收费员恐怕会失业,他们的工作将被智能路灯代替。

Telematics国际论坛上,上海经信委主任李耀新称,路灯通过植入芯片等方式可以作为信息载体,形成位置网。该网与手机、汽车等互动,则可以解决车辆堵车、智能收费等问题。今后道路减少堵的点,车辆可以减少发动时间,这将间接改善空气质量。另外,随着这一场景的实现,高速公路收费站就不需要了,高速收费员恐怕也要失业了。

在李耀新看来,发展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通俗点讲,要老百姓从信息化中得到实惠,关键要落地的是信息基础设施。也就是说,所有的信息化软件和硬件都可以由企业来解决。但是硬件放在哪里是个问题。车辆可以作为车载音频视频的载体,手机可以作为移动信息的载体。道路信息的载体怎么解决?

过去,道路信息载体用过感应雷达,但经常的情况是用不了几年就坏了。这种雷达的劣势在于要埋在地下,除了自然老化外,还怕载重车子重压。一旦产品损坏要修或要更新都很麻烦。

上海要推广的这个产品,就是一个智能路灯,名为智慧照明。李耀新表示,将来上海100万盏城市路灯更换为智慧终端,把微机站、视频探头、多媒体发布屏、信息交互屏,以及充电桩等等职能统统绑定在上面。路灯变成一个载体和资源,形成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之外的第四个屏,就是道路屏。道路屏产生以后,它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变成城市信息化的物理载体。

有了智能路灯,商圈的消费性和服务性信息可以放进附近的路灯里。设想一下,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刷一下路灯上的信息屏,找停车位,找饭店,找商铺,还可以通过刷屏进行消费结算和支付。以此类推,智慧商圈、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校区、智慧村庄等等,都可以通过一盏盏智能路灯来实现。

推荐阅读:

河南固始一路路灯四年没亮过 居民最怕摸黑走

22.5万盏路灯点亮扬城 自动控制天一黑便点亮

河南驻马店上蔡258盏新型节能路灯扮亮老城区

山东德州市滨河路的路灯“东边不亮西边亮”

(来源:东方早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