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15日消息:乌鲁木齐“只要没了日头,这里就黑漆漆的一片。”12月12日,市民马秀芳拨打晨报热线,反映其所居住的无人管理院落有灯却不亮。
马秀芳居住在迎宾路544号木运司家属院,12月13日20时,记者来到该小区,还没进大门就明显感受到了院内黑暗静谧的气氛。
看不清路,再加上路面冰雪未清扫干净,记者深一脚浅一脚地试探着前行。从小区大门口到最里面的住宅楼约400米的距离,每隔50米就有一个路灯,但没有一盏亮。
据了解,木运司家属院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无人管理院落,全靠社区代管。该小区共有9栋楼,约300家住户,绝大多数是老年住户。
在此生活了30多年的马秀芳说,若没有要紧事,她晚上绝不出门:“每天天黑后,完全看不清路。即使是大夏天出去遛弯儿也不敢晚上8点以后回来。前两天下大雪,道路更加难行,许多老人都崴了脚。”
据悉,黑暗中,崴脚、摔跤、撞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家里有孩子的,家长天天晚上到小区门口接,因为不放心孩子独自进小区。此外,小区还有很多住户夜里被偷。
“我们小区里的路灯是两三年前安装好的,但有住户不愿意平摊电费,所以这灯就亮不起来。”马秀芳说,社区工作人员曾统计过,每家每户每月只需掏10元就能让灯亮起来,“我愿意掏钱,没路灯太不方便。”
、然而66岁的刘女士不支持住户掏钱买电的做法。她认为小区内的路灯本来就应该归社区管理,没有理由让居民自己掏钱买电,“这钱应该政府出,我不愿掏钱。”刘女士说,“反正天黑我也不出门。”
提起小区的路灯,三友社区主任陈大云连连摇头,他表示老旧小区遗留问题太多,“我们也在努力改善老旧小区居民居住环境,但只能一步一步来。”陈大云说,要让路灯亮起来,需要一笔不小的投入,社区表态会帮居民付一半的电费,剩下的每家住户每月交10元,大部分居民同意并且接受,但仍有部分居民不愿掏钱。
据了解,木运司家属院一直没有物业,也未曾交过物业费,又因建造年代久远,“大杂院”式的老旧小区没有专项维护养护资金,也没有成立专门的业主委员会或管理委员会,自筹维护资金也很困难,“社区资金有限,不可能帮小区垫付全部电费,只要有住户不愿自掏腰包付电费,路灯亮起来就遥遥无期。”陈大云说。
推荐阅读:
(来源:亚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