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花团锦簇
市少年宫花墙
中国园林网10月11日消息:寸金之地立体绿化“小、高、巧”
静安区占地面积7.62平方公里,绿化总量少、人口密度高,受制于土地资源瓶颈限制,发展绿化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区绿化部门因地制宜,勇于创新,以寸金之地有“尺绿”的精神和胆识,大力发展“小、巧、高”立体绿化,营造了富有静安特色的层层叠叠、繁花似锦的绿化空间,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静安经验。
静安经验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机制,区绿办积极动员,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推进机制。创新形式,静安率先发展了屋顶绿化、窗阳台绿化、工地围墙绿化、灯柱绿化、隔离带花箱等多种立体绿化形式,打造了 “小、巧、高”立体绿化品牌。创新科技,静安通过开展屋顶绿化技术、材料的研究,指导推进屋顶绿化建设,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经专业部门测定,静安区热岛效应明显低于周边区域,平均气温比周边低0.6摄氏度。近年来,静安下大力气研制出针对不同用途的营养土,解决了道路花街、窗阳台绿化、围墙绿化的特殊用土要求。此外,还针对性地开展了立体栽培的花卉品种筛选,为发展立体绿化提供了长效发展的技术支撑。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静安区已有各类立体绿化131284平方米,到“十二五”末,将达到近14万平方米。如今,走在静安区的主要道路,串串缤纷花卉从花箱里探出笑脸,抬头可以见到阳台、建筑沿口吐露着芬芳;路边墙上,绿色植物为来来往往的人们送上阵阵清新之风……
[分页]
民立中学屋顶绿化
上海大学校园景色
上海大学
绿化面积有3座中山公园那么大
新校区地处宝山区大场镇,始建于1997年,占地100万平方米。经过13年的努力,绿化59万平方米(相当于3座中山公园的总面积),树木品种达260余种,总数达16万棵,绿地率达59%,绿化覆盖率为65%,初步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绿色文明信息化校园,2003年被命名为上海市花园单位,曾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近三年来,又完成新建校区(东区)4.3万平方米绿化建设工程,调整绿地32761平方米,种植树木18128棵,培育草花60万盆,建成了特色景点梅花园(梅花81株)和樱花观赏点两处(早樱28株)。
绿化建设是有精神和灵魂的,建成了十个景、十条路、十个园和十个林,做到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专门开设绿化园林劳动课程,作为所有本科生的必修课,每年近6000学生开展草坪整理、树木松土施肥、花草培育等绿化工作,并专设学校绿岛、果园为绿化劳动实践基地。
校园文化与绿化校园的脉搏一起跳动,如已成功开展举办了8届上海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项目菊花展览,每年展出时间达1个多月,20多个立体式景点展出菊花超过6万盆。一年一度的菊文化节成为全校师生翘首期盼的文化盛宴,并向市民免费开放,每年吸引本市及周边地区参观者十多万人次,受到上海电视台、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新浪网、搜狐网等专题报道,成为上海市知名的绿色文明建设品牌。
目前,上海大学排定了绿化建设新计划,未来三年将完成东区200亩的绿化建设,计划种植树木26000棵,形成校园的绿色骨架,处处春光处处景,生态环境水平大幅提高。
推荐阅读:
(来源:新民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