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柘荣:只要山头绿 林下也掘金

2013年05月09日 10:11闽东日报潘文书 郑德冬

4月10日,柘荣东源乡西宅村太子参田间,参农在套种桂花树

4月10日,柘荣东源乡西宅村太子参田间,参农在套种桂花树

中国园林网5月9日消息:3月22日,杨丽芳7点钟就开始安排鸡场消毒工作。“消毒要选好天气,先把场内鸡粪垃圾全部清扫了,再用消毒水混合禽流感疫苗制成喷雾剂喷,要整整一天。”杨丽芳说,这样的消毒每3个月就要进行一次,消毒完一个月内非工作人员都不能进去。

杨丽芳的养殖场在柘荣县黄柏乡长冠村大云山。远远地就能看到鸡场外围用铁丝网加遮阳布,沿着竹木围了一大圈,圈内地下、树杈上,小鸡三五成群。“林下养殖好,不但养了鸡,还肥了林子,你看这竹子长势特别好,竹笋也长得更密、更粗。”杨丽芳说。

鸡场边上,是杨丽芳家新开挖的油茶基地,新绿的油茶幼苗叶子上,露水通透,地上就是今年套种的10多担太子参,也已经冒出了嫩芽。

和柘荣许多农民一样,杨丽芳是该县倡导“林下经济”的受益者之一。2010年,她在自家公益林周边,共流转了3亩多闲置林地,在林下进行五黑鸡养殖。去年底她的五黑鸡已经发展到15000多只,年产绿壳鸡蛋10万多枚,收入超过30万元,产品市场供不应求,今年的绿壳鸡蛋已经被浙江老板预定一空,今年又向其他“林下经济”模式拓展。

“生态坚守”创新“林下掘金”新路子

柘荣地处闽东近海高海拔山区,全县林地总面积68.2万亩,其中省级生态公益林22万亩,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75.4%,50%林地适合发展“林下经济”。近年来,该县着力打造生态型经济新增长极,“林下经济”由此趁势而起,已经发展成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多个模式。

该县林业局林业科技站金泽恭这几年对林下种养有专门的研究。他介绍,幼林可以间种太子参、白术等中药材,还可以间作种植夏萝卜、蕨菜、大叶冬青等蔬菜;较大的林子可以间种较耐阴的金银花、金线莲等木本药材;再大的林子适合立体养殖,如山鸡、绿壳蛋鸡等。

英山乡官安村章可丛是太子参种植大户,已经成为林下套种的行家里手,他说:“油茶林稀,裸露率大,是套种、轮作太子参最佳林地,只要掌握栽培技术和防治病虫害、合理采收加工就可以了。”

去年,章可丛油茶林套种太子参,亩产最高达225公斤,平均亩产150公斤,比水田种植产量约高10%,而且太子参根块大。他算了这么一笔账:一般油茶幼林需要五六年的精心培育、施肥、垦覆、管理才能挂果生产,而套种太子参后的油茶幼林生长速度明显优于同等条件的林地,每年还可以减少1-2次的垦覆和施肥投入,每亩节省经营成本投入约200元。

林下种养,既保护了生态,又发展了经济。为保护群众的积极性,该县发动省、市农业龙头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与群众建立长期产品购销关系,还引进5家企业进行油茶基地建设和油茶加工,解除群众“卖难”后顾之忧。去年底,全县170多个种参大户与相关油茶种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林下种养收入可观,但林下产品采集、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效益也不忽视。乍洋乡素有“十里翠竹”之称,该乡专门从事竹笋加工销售的大户有30多户,长岐村村民吴友锋去年仅这项收入就达10多万元。乡里还引进了一家竹木加工企业,将进行全竹利用,建成一体化产业链。

据统计,去年,该县发展林下种植近2万亩,林下产品油茶、竹笋等采集量3000多吨,林下养殖近4万只,涉及林业企业5家、专业合作社8个,实现林下经济产值超过4亿元。

“林下掘金”倒逼“生态保护”新招数

2月18日,柘荣县林业局、茶叶局的油茶苗、乌龙茶苗定售十分紧俏。茶农张顺福一口气就定了1000株油茶苗和1500株的金观音茶苗,他说:“今年准备开荒多种些林木,到时搞些林下种植。”

在保护生态、保持水土中发展“林下经济”,已经成为该县许多农民的自觉行动。但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

前年,太子参价格高涨,太子参种植面积急剧扩张,外出打工农民纷纷返乡,挖空心思找地种,有的还跑到周边县(市)去租地种,有些林地被蚕食,小部分林农偷偷砍了林木种植太子参,非法侵占林地种植太子参造成水土流失或生态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县里打出了“组合拳”。

一方面出重拳严厉打击,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另一方面,进行示范引领。由县林业局、农业局牵头,建立油茶林间套种太子参示范基地,出台了《关于扶持油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油茶林地间作套种太子参的林农给予享受油茶垦覆项目补助,当年新植油茶基地4000亩,年底就有1500余亩被群众垦覆套种太子参。

该县还制作林下种植标本,出台“复绿保证金”制度,引导群众“在严管生态公益林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油茶等传统林业产业,全面推行林下套种等立体经营模式”。

“一些群众为图效益,直接用挖掘机开荒,山地寸草不留,就自然对水土保持有影响。”金泽恭说,“一定要引导农民改善耕作经营方式,多些留草地。”

该县对林下种植和山地开发进行了合理的规划,禁止坡度陡山地的开荒,对已开发的山地,要求采取“三保山”措施,即保土保肥保水。

该县规定,开荒1亩山地需向所在地乡政府预先交纳300元“复绿保证金”,开荒后自己种上了树,经“复绿”验收合格,返还“复绿保证金”。现在很多农民开了荒,就自觉地先把茶树苗种上去,再种太子参等中药材。

为满足群众用地需求,该县还积极探索在稀疏生态林地套种太子参的试点工作。去年,黄柏乡倒流水村在稀疏马尾松生态林下套种太子参,产量比水田种植高出近30%,今年,该县准备在全县推广。

“保护生态的最好办法,就是引导群众从‘林下掘金’转向‘林上生金’,依托森林特色自然风光,推进生态林业观光园建设。”县林业局局长刘连弟说。目前,该县已经着手进行生态林业观光园建设规划,已经初步成型的有东狮山省级风景区、九龙井乡村生态景区、小东山“浪漫三月”景区,青岚面水上人家、杨梅山森林人家、桃源庭农家乐、天山丹池红豆杉景点等。

推荐阅读:

江西省全力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快速发展

专家为黑龙江发展林下经济献计

海南森林覆盖率达61.5% 林下经济成农民收入来源

福建连城倾力发展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来源:闽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