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8日消息:辽宁省开原市的苗木花卉产业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如火如荼,截止2012年底,该市苗木花卉产业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比上年增加了3万余亩。其中70%种植的是彩色苗木,品种达到数十种,面积14万亩。其中,有1000亩以上的苗木花卉基地20余处,100亩以上的苗木花卉示范基地140多处。全市现有苗木经营业户4.8万户,比上年增加3000户,从业人员11万人,比上年增加1万人;苗木花卉产值达25亿元,销售额超过10亿元。开原市有专门从事园林绿化服务的公司100余家,专门从事苗木花卉营销的经纪人3000余人,其产品主要销往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个大中城市和地区,并出口到俄罗斯、德国等欧洲国家。苗木花卉产业初步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如今,开原市已成为东北最大乃至全国知名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和产品销售集散地。
精彩纷呈 殊荣叠至
“中国苗木花卉产业第一县”、辽宁省“一县一业”示范县、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辽宁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如今的开原已因苗木花卉产业迅猛发展而中外驰名。
2011年,开原市委、市政府把苗木产业确立为全市的支柱产业和立市产业,并制定了《苗木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将开原市打造成为 “全国花木之都”的奋斗目标。现在开原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已是集众多优势于一身: 30年的种植历史,适宜的土质和气候是开原的资源优势,对于南北方的常绿与落叶多种苗木的栽培种植,具有发展苗木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十几年的发展,开原的苗木人才出现了明显的转变,很多人都从传统的种植技术专家转变成善于捕捉市场机遇的新型农民,有人转型为经纪人,有人转型为绿色包工头。他们不仅把开原的苗木卖到全国各地,还把市场的需求带回开原,市场一有新品种他们就马上带回开原推广;开原的苗木专业村都有自发形成的市场,自然形成了开原独特的市场优势,在中心城镇还有规模更大的苗木市场,这里不仅聚合着大量的专业扦插、起苗钟点工,还有随时等候召唤的各种运输车辆。开原苗木的另外一种销售方式是靠经纪人,目前全市有专门从事苗木营销的经纪人3000余人,苗木的实体市场已经形成了规模,与北京、天津、云南、新疆以及内蒙古的许多大中城市都有成熟的流通渠道,而且现在开原市也正在积极筹建全国最大的苗木交易市场;政策的倾斜成为开原苗木花卉发展的又一优势。开原市委、市政府通过政策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对农民投资新建的基地五项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适当补贴、协调金融部门,为农民提供必要的生产资金,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种植苗木的积极性;开原的苗木产品主要包括乔木、花灌木、宿根花卉、造型苗木和高新彩色苗木五大类,品种达300多个。在全市17万亩的苗木基地中,约有70%种植的是彩色名优树种,彩色苗木产业已经形成规模。
优势引领 产业升级
历经30余载岁月,开原市的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完成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强的一次次华丽蜕变。
开原市的苗木种植历史悠久,清太祖努尔哈赤当年在盛京(沈阳)营建的故宫和北陵的皇家园林,选用的树种就有开原东部山区的苗木。 1987年,北京筹办第11届亚运会时,筹办者也是慕名而来,选用了开原生产的大花水亚木(木绣球)。
市场需求让开原的苗木花卉产业迅速起步,2000年,靠山镇被林业部命名为 “全国首批苗木花卉乡镇”时,全镇的苗木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万亩。随后的几年里,开原市的苗木花卉呈现井喷之势,每年新增种植面积都在万亩以上。2007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专程派人到开原选择绿化苗木,金叶糖槭、金叶榆、金焰绣线菊、金山绣线菊等彩叶苗木被大批运往北京,其中鸟巢体育场周边的五角枫、桧柏就来自开原。
随后几年里,在开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开原的苗木花卉产业进入一个全新发展时期。2011年,开原市委、市政府决定深入实施“35233工程”。主要内容是:沿“102线”、“沈四线”、“中兰线”、“彰桓线”、“辽开线”5条主要过境路两侧,建设形成200公里的苗木生产基地、景观带和产品销售集散地。以“三线”带“二线”,“五线”促全市,使苗木产业遍布全市21个乡镇。通过采取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投入等措施,迅速推进了彩叶苗木产业跨越式发展。到2011年底,全市苗木种植面积达17万亩,1000亩以上的苗木基地20余处,100亩以上的示范基地147处,全市苗木种植面积超万亩的乡镇就有5个,经营业户4.5万户,从业人员10万人。开原的苗木花卉已经覆盖长江以北14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和县区,年产值突破25亿元,产业区内农户人均年收入1.5万元。现在的开原苗木花卉产业,种植基地规模大、产品档次高、市场竞争力强、从业人员多,已经成为提升全市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
推荐阅读: [分页]
不是神话 胜似神话
开原市苗木产业发展似乎一夜间成了致富神话,靠山镇就是开原市苗木产业发展的缩影。开原市共有21个乡镇,其中苗木种植面积超万亩的乡镇有5个,占乡镇总数的40%。其中,有千亩以上苗木基地的26处,百亩以上基地的147处。
开原市靠山镇的苗木花卉种植起源于198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帮助下,近年来该镇苗木产业迅猛发展。2005年,靠山镇苗木种植面积发展到2万多亩,被评为“辽宁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全国首批苗木花卉乡镇”。
2012年,靠山镇全镇耕地面积6万亩,其中5.5万亩种植苗木,占耕地总面积的90%。该镇现有苗木专业村15个,包括金龙、西龙、一面、靠山、西场、肖家、四道、吕屯、郭蒋、黄屯、盛屯、柴河、东窑、郭家沟、平石门。形成了以中兰公路和沈平公路为主的两个大苗木产业带。可以说,靠山镇的土地到处都是苗木。
全镇6150户中90%以上的农户从事苗木产业。全镇可年产成品苗木5000万株,种苗1亿株。仅苗木产业一项,人均可实现年收入1.5万元以上。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苗木生产基地和购销集散地。
目前,全镇共有6大类的300多个苗木品种。主要包括云杉、桧柏等针叶类树种,五角枫、银中杨等乔木、亚乔木类树种,丁香、锦带等花灌木,绣线菊、萱草等宿根花卉。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靠山镇近年来重点发展了紫叶李、红叶海棠、金叶复叶槭等高新彩叶树种,种植规模逐渐扩大。
如今,靠山镇的乡亲们家家户户住进了新砖瓦房,有的还盖起了小楼。全镇农民已有几百辆小轿车,骑摩托车的更是不计其数。靠山镇的农民已经没有人再种粮、养殖,更没有人到城里打工,而是家家户户种苗木。
推荐阅读:
[分页]
科学布局 长远规划
进入到全新发展阶段的开原苗木花卉产业,如今将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关于深入实施“一县一业”的发展战略,把苗木产业作为全市“一县一业”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2013年,苗木花卉种植面积将发展到23万亩。沿着102线、中兰线、沈四线、辽开线和彰桓线的五条主要过境路两侧,形成200公里的苗木花卉景观带。苗木专业乡镇5个,专业村50个。苗木花卉产业经营业户达到5.5万户,从业人员12万人,经纪人4000余人,园林绿化公司100余家,年产值实现35亿元,项目区内人均年收入2万元。
到2015年底,全市苗木花卉种植面积将达到30万亩,总产值实现50亿元。形成靠山镇、中固镇、兴开街等三处万亩以上苗木产业基地,建成一个苗木花卉交易市场,培育苗木花卉经纪人4000人以上,带动苗木花卉专业户8万户,从业人员15万人,把开原市打造成为“中国花木之都”。
每年的3至5月都是苗木销售旺季,开原市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借党的“十八大”和“两会”东风,隆重举办 “2013辽宁开原苗木花卉展洽会”,旨在努力打造“开原苗木花卉”国际知名品牌,让“开原苗木”这张特色名片名副其实,更加璀璨,早日实现“中国苗木之都”的美好夙愿。
推荐阅读:
(来源: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