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9日消息:日前,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花卉分会从中国海关总署获得了2012年花卉进出口数据。从数据上显示,2012年我国花卉进口量及金额均呈略微增长态势,分别约为34.16万吨和1.36亿美元,相比2011年分别增长5.19%和6.06%;出口量为55.70万吨,同比下滑3.10%,出口金额为2.38亿美元,则上升10.75%。
在全球经济环境不理想的状况下,国内市场对于高品质花卉消费需求的增加以及花卉种植面积的持续增长是我国花卉进口总量和金额上双升的重要原因。业内人士分析,出口量下滑也比较正常———目前不少国家受经济危机影响,居民购买力并没有完全恢复。不过,出口金额逆势上扬则很有可能是国内生产成本上升使得平均出口价格同比上涨所造成。
去年我国花卉进口量排名前三的来源国分别为荷兰、日本、泰国,但除了荷兰实现了数量同比增长15.24%外,从日本和泰国进口花卉量却分别下滑34.97%和23.14%;在我进口量排名前十位的来源国和地区中,仅有荷兰和意大利呈增长态势,其余均大幅下滑,其中从美国进口花卉量下滑幅度最大,达到40.33%。但我国从一些新市场进口花卉的比例却在大幅增长,如从意大利进口量增幅达到46.32%,进口金额大增222.25%;从尼泊尔的花卉进口量为13.97吨,同比增幅竟达41倍。这说明我国花卉进口开始逐渐多元化,不再完全依赖于传统花卉出口国。
我国盆栽植物的进口呈数量和金额同比双下滑的态势,分别为-30.53%和-1.18%。在我进口排名前十位的来源国中,除从日本进口的数量保持微小上升外,其余国家都出现大幅下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盆栽花卉的产量及品种迅速增加,特别是一些主流花卉品种,国内产能已过剩,不需要再从国外进口。而鲜切花的情形也与盆栽花卉类似,进口量、进口金额同比分别下滑20.76%和12.9%。
不过,我国从荷兰、新西兰、南非、肯尼亚、越南等国进口的鲜切花却依然保持大幅增长态势,说明我国鲜切花特别是高品质鲜切花的需求空间依然很大。种球进口量和进口金额依然保持微增,荷兰依然是我国最大的种球供应国,在从智利、新西兰进口量及金额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我从荷兰进口种球依然保持量价双升态势。种苗方面,我国从日本、荷兰、美国等国家进口种苗的数量大幅减少,但从泰国、俄罗斯、新西兰和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口的种苗数量大幅增加,说明我国的种苗来源更加丰富。另外,在两岸经贸合作持续加深以及物流等成本的影响下,台湾输入到大陆的种苗数量同比增长830.26%,金额同比增长1459.49%。
在国内省市中,北京的花卉进口量仍然居于首位,2012年进口量达到9.37万吨,进口金额2118.89万美元,不过同比却分别下滑了10.28%和23.92%。相比之下,东北的吉林、黑龙江花卉进口量增幅很大。传统进口大省花卉进口数据下滑,新兴地区的进口上升说明花卉消费开始在国内逐渐普及。
我国花卉出口金额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为日本、荷兰、韩国、美国和泰国,出口金额均比2011年小幅度增加。从出口的花卉大类分析,鲜切花依然是出口的重中之重,2012年出口金额达到了8355.92万美元,占到花卉出口总额的35%以上。日本、韩国、泰国、越南等国依然是我国的鲜切花主要出口目标国,其出口量和出口金额也都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其次是盆栽花卉,出口额达6086.25万美元,同比增长12.94%。种苗出口显出疲态,虽然出口总量增加0.94%,但出口额却减少1.04%。
云南依旧在有花卉出口业务的省市中位居头名,且2012年出口量达13.05万吨,出口金额为6037.21万美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了9.62%和29.25%。浙江、福建位居二、三位。不过福建省的出口量同比却下滑了23.93%,这应该主要受盆栽植物出口大幅下滑的拖累,2012年,福建的盆栽植物出口虽然仍位居国内首位,但出口量却下滑13.51%。
推荐阅读:
(来源: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