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4小时身价抬高 常州花木剑指产业“航母”

2013年01月07日 09:13常州晚报

中国园林网1月7日消息:239省道嘉泽段,时刻处于一种忙碌的状态,往来的车辆卷起些许尘土奔驰远去,车上装着各色花卉苗木。这些花木,有的是被运进夏溪花木市场的各个商铺,更多的,则是已经被外地的客商买下,被运往全国各地。最多不超过24小时,它们的身价将被抬高一截,走进市民家庭、办公场所,装扮城市的大街小巷。

世华花卉:来自台南的蝴蝶兰种植专家

从种苗到成品,蝴蝶兰要换6次容器,而不需要一丁点土壤

用筷子夹绿豆,是工人们培训的一项内容

这个冬天,也许将让李立暐终生难忘,习惯了台南温暖冬季的他,对常州冬天的湿冷非常不适应。当记者在一个冬日的早晨来到世华花卉的时候,总经理助理李立暐早已裹着厚厚的羽绒服等在公司门口。

世华花卉专营组培生产蝴蝶兰,从创立到现在已经有30年的时间了,常州的公司也是他们继台湾、广东、湖北之外的第四个基地。之所以选择常州,李立暐的父亲就是看中了这里的产业环境——有夏溪花木市场这样的客商集散地,也有各种实力很强的花木企业,大家共同将这里的市场氛围烘托了起来。同时,看中这里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常州的区位优势相当明显,处于长三角的中心地带,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到周边任何一个城市都很方便。

讲起世华花卉在培植蝴蝶兰方面的经验,李立暐逐渐忘记了寒冷,他带着记者对蝴蝶兰组培的全过程进行了一番了解。

为了组织培养蝴蝶兰,世华花卉专门在常州建立了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的专业组培室。从一朵幼苗到最终上市,一株蝴蝶兰要经历大约2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工人们会经常给蝴蝶兰更换器皿,从母瓶到中母瓶再到子瓶,再换到小盆、中盆和大盆,这就像是一个人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漫长过程。随着现代培植技术的发展,直到上市前,这些蝴蝶兰都不会粘上一丁点土壤,世华花卉已经可以做到完全无土化培植——从母瓶到子瓶的阶段是在培养基里培植的,从小盆到大盆阶段,是在水草里长大的。有些客户对产品有特殊需求的,世华花卉还会采用木屑培植蝴蝶兰。

每一次换瓶或换盆,都是对操作工人的一次考验,而且,越是花苗小的时候,分拣起来的工作就越难。为了让工人们能够尽快适应这种工作,李立暐经常会组织工人进行培训,其中一项内容就是用筷子夹绿豆,以提高工人工作时的精细程度。

目前,世华花卉的蝴蝶兰品种有260多个,产品以出口为主,其中日本占了60-70%,其余的大多销往美国和欧洲,最远的买家甚至是来自南半球的南非。

推荐阅读:

浙江:“寒流”不“寒” 海宁花卉销售平稳

郑州陈砦花卉交易市场2013年1月4日鲜切花报价

山东滨州:引进花卉苗木项目 村民年增收4000元

兰州元旦小长假“讨口彩”花卉卖得火

[分页]

冠台农业:每一个创意都孕含着商机

带来了岭南热销的红粗肋草,谁会嫌喜庆的气氛太浓呢

还有,蝴蝶兰一年四季都能开花?酒店里的装饰花能不能换成真正的鲜花?

和李立暐一样,蔡焕标也来自宝岛台湾。作为冠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蔡焕标长期驻扎在金坛薛埠镇的江南孔雀园,这里有冠台的温室大棚基地。和很多花卉企业一样,冠台的主打品种是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蝴蝶兰,而且他们还有自己研发的拳头产品——在连云港的组培室花了两年的时间培育出来的新品种“东海龙王”。

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除了比别人高出一两个档次的拳头产品,还必须经常推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花卉种类,这样才能多点开花。在冠台的大棚里,记者就发现了一种看起来很奇怪的植物。这种只有红白相间的叶子而没有花朵的植物,叫做红粗肋草,在台湾和广东,它也被叫做红吉祥粗肋草。每逢年节的时候,人们都喜欢在家里摆放上几盆红粗肋草,为节日增添一些喜气,讨个好彩头。在广东,每一盆红粗肋草的价格大概是300元左右,但仍供不应求。蔡焕标说,虽然江南和岭南在很多过年的习惯上不同,但谁都不会嫌喜庆的气氛太浓,因此,假以时日,红粗肋草在长三角地区的市场,肯定不会比珠三角差。

这就是蔡焕标的生意经。其实,他为冠台所描绘的盈利宏图里,与别家不同的产品不止有红粗肋草。比如,冠台正在研发一系列蝴蝶兰品种,在全年的任何一个时段,消费者都可以买到开花的蝴蝶兰,“这样就可以占领每一个节日的市场。”蔡焕标说。

何止是节日的市场,在蔡焕标的心里,各家酒店也已经被划定为“进攻目标”。“我发现很多酒店里的装饰花都是假花,为什么他们不能换成真正的鲜花呢?”蔡焕标调研了很久发现,不少酒店为了防止客人的破坏,刻意选择了假花,但如果鲜花放在客人既能看到又碰不到的地方呢?为此,他设计了一种近乎完全封闭的透明玻璃罩,在罩子里,鲜花可以在保温保湿的环境下生存6个月,“这样一来,鲜花就有了市场,酒店可以免去清洗假花上灰尘的麻烦,又能让客人看到每个季节最时令的鲜花。”

新民花卉:常州各大公园都有他们的草盆花

花种都是从美日以及浙沪等地精选过来的

每年产量800万盆,还装扮着江浙赣多个城市

孔新民是夏溪人,但他的草盆花大棚却在金坛中塘桥附近。

原本,他也是在夏溪一带种植草盆花的,但随着销售渠道的拓宽,产能一直在扩大,花木之乡已经没有多余的土地来满足他的需求了。于是,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另辟战场。

离开夏溪,并不意味着他远离了常州花木市场的中心。这些年来,常州城里的标志性地点,都能看到他供应的草盆花:红梅公园开园,有100万盆花是他提供的;荆川公园、五星公园、圩墩公园,每一处都有打着新民花卉有限公司烙印的草盆花。不止在常州境内,新民花卉还向江西南昌以及浙江、江苏的多个城市提供大量的草盆花。

记者最近来到新民花卉的生产基地时,孔新民说,现在留下的货已经不多了,还有一些是刚刚种下没多久的,如果11月份来的话,可以看到每个大棚都是各种颜色的草盆花。

草盆花只是一个统称,其实,在这百来亩的地里,有多个品种,比如三色锦、牵牛花、百日草、鸡冠花、鼠尾草、红甜菜等等,这些花的种子都是从美国、日本,以及上海、浙江等地精选过来的。目前,新民花卉每年可以出产800万盆草盆花。

推荐阅读:

温州市花卉企业开始备战“年宵花”市场

江苏:“开会禁花令”影响锡城花卉市场 量价齐跌

巴西“最臭”热带花卉“尸花”盛开

广东:广州天河迎春花市增加名优花卉 盆花或提价

[分页]

春海园艺:这里的仙客来养在没有病菌的土里,“喝”的水比人喝的还纯净

区位优势明显得很,泰州大桥通车后,生意更上了一层楼

即将到来的年宵花市场,他们铆足了劲

泰州大桥的通车,对春海园艺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柴洪文来说,意味着生意可以更上层楼了。

位于新北区春江镇魏村的春海园艺,有15个智能温室大棚,共5万平方米,种植了仙客来、一品红等20多个花卉品种。每年,仅仙客来的产量就有至少15万盆。

柴洪文说,去年各个地方种植的仙客来长势都特别好,他们也不例外。很多经销商都早早地前来订货,拿散货的也每天打电话来催。可是,对于种植花卉的企业来说,春节期间的年宵花市场才是最被看重的,因此,仙客来的价格一直在涨,大家都等着在春节期间占领市场。

然而,良好的区位优势,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的烦恼。春海园艺所在的地方,到夏溪花木市场只有半小时的车程,泰州大桥建好之后,从泰州过来只需要40分钟,而上海和南京的客户,更是可以直接走沪宁高速,出了收费站就差不多要到春海园艺的门口了。

对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柴洪文的观点是这样的:没有好的产品,再好的地理优势也不会有人来进货。实际上,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春海园艺做了很多尝试,两个例子最能说明——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他们专门从德国进口了泥炭土用来种花,这种土经过高温消毒,没有影响花卉生长的病菌存在,同时价格也是不菲,一包80斤左右的进口泥炭土,要卖到150元左右;这里的花卉“喝”的水,比人喝的还纯净,所有用来浇灌的水,都通过净化处理,去除了钙、铁等元素。

望着大棚里长势喜人的各种花卉,柴洪文憧憬着今年的春节市场:“希望所有的花都能像兔年的仙客来卖得那样好。”细问之下才知道,仙客来还有个别名,叫做兔子花。

西夏墅草坪:常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0年前,这里播下第一粒草种;10年后,万余亩种植面积迎来了全国各地客户

竞争的市场培养了农民的市场意识:租地,稳赚租金;再打工,稳赚薪水,市场风险几乎降到了零

在常州花木产业的各个版块中,西夏墅以及周边地区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这里的田野,已成为常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04年,西夏墅戎家村成立了股份制合作社,准备种下常州人的第一片草坪。然而,每亩地需要花费四五千元铺黄沙,却让当地很多村民打了退堂鼓,万一失败了,这笔不算小的投资就完全打了水漂。在这个时候,戎家村的党员干部集资,种了35亩草坪。35亩实验田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一季就收回了购买黄沙的成本,还略有盈余,并且还不影响土地,将黄沙移去随时可以复耕。次年,戎家村的村民们再也没有了顾虑。再接下来的一年,包括梅林、丁村、池上等地在内的草坪种植面积直线上窜,达到了1200亩。

那时候,一平方草坪在市面上的价格大约是17元,远远高于传统作物的收益。从2009年开始,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农民在公路两侧种植草坪。到目前为止,草坪种植已经辐射到罗溪、春江、孟河等地,整个新北区共有万余亩草坪,西夏墅占了其中一半。

2011年开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草坪的价格有了大幅度的下降。经过多年在市场上的摸爬滚打,当地农民已经有了强烈的市场意识和危机意识。很多大的企业在西夏墅进行大面积的土地租赁,对草坪种植进行规模化的整合,而农民们也乐得看到这样的结果:将土地租出去,可以稳赚一份租金;然后再成立作业队,帮这些大企业打工,从播种到起草、运输,都由他们一手包办,这份薪水又稳稳地落在口袋里。虽然总体的收益比自己种草坪要低一些,但市场风险几乎被降到了零。

目前,西夏墅一带的草坪从原来只供应长三角地区,扩大到全国各地都有人来进货。西夏墅镇农业服务站站长李伟说,前些天还有一位山东的老板为了自己别墅的绿化,专门亲自来这里购买草坪,1500多平方的草坪大概只需要7000多元,运费倒是花了接近5000元。

推荐阅读:

河南:春节到来 许昌鄢陵花卉市场异常火爆

山东:德州仿真花卉悄然走俏 购买多为年轻人

北京:迎新讨喜 吉祥花卉贵两成

天津:2013年迎春花市启动 提供近百个年宵花卉品种

[分页]

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创意、新模式,常州花木有“五新”,既是多年来花木产业的“常州答卷”,也可以从中一窥花木产业未来的“常州方向”。

在业界排得上名号的,都有自己的两把刷子

经过多年的发展,许多常州花木企业无论在规模、效益还是技术创新上,都成为了国内业界的翘楚。走进这些企业,可以看到花木产业的“常州答卷”,也可以一窥花木产业未来的“常州方向”。

良绿花卉:将建成世界最先进的“植物工厂”

管理3万多平方米的大棚,只需5名工人,是原来的十分之一;水资源可100%利用,比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大棚节约80%

本科生来了要先浇三年水,不和花儿交朋友,光有理论知识是不行的

常州良绿花卉产业园位于武进江南花都产业园,走进这里的智能温室大棚,一股植物的清香和着温暖的空气扑面而来。这个大棚里种植的全部都是红掌,这种在亚欧非都有广泛栽培的植物,有着喜暖畏寒、喜湿怕旱、喜阴忌晒的特点,因此,大棚里的温度一直保持在20℃左右,每天还有悬在空中的水雾喷头,均匀地将水洒到每一盆花上面。

这个智能温室大棚,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大棚,每当提起这个话题,良绿的董事长计小良就非常自豪。顶棚上的遮阳设施是可以电脑控制移动的,以控制日照时间的长短;花坛也可以通过摇杆人工控制左右移动,这样可以让上方固定的水雾喷头将水均匀地洒在每一盆花上。

这还不是计小良最自豪的事情。这些年来,他一直在业界引领着潮流,当别人还在用相对原始的方式种植花卉的时候,他建成了一片面积足有3.5万平方米的国内最先进的智能温室大棚;而当别人即将冲到和他同一水平线的时候,其实他早已向前迈了一大步——从欧美引进先进技术,建成世界上最先进的大棚。

计小良给即将面世的这一片世界最先进的智能温室大棚,起名叫做“植物工厂”。这个听起来很后现代的名字,带给中国花卉种植业的冲击将是革命性的——和良绿原有的国内最先进大棚相比,同样的面积,“植物工厂”只需要5名工人就可以完全管理,是原来的十分之一;水资源可以100%被利用,比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大棚节约80%。

技术不断的创新,来自于计小良不断地从欧美最先进的花卉种植国家汲取经验。七八年前,当计小良第一次在荷兰看到当地的花卉产业发展状况的时候,他的感觉只有震撼,“很多技术都是我们没有听说过的,和他们一比,我们至少落后十多年甚至20多年。”从那以后,计小良跟随欧美的“师父”,走上了标准化、机械化的道路。

有了新技术,当然要有能够熟练掌握、使用技术的人。这些年来,计小良逐渐在调整工人的学历结构,目前,在良绿的员工队伍中,超过70%的人是大专以上学历。在计小良看来,研究生才能算得上是高学历的人才,“本科毕业生到我们这里都要先给花浇三年水,不了解植物的特性,不和花儿交朋友,光有理论知识也是不行的。”

推荐阅读:

江苏:南京预计今年7月浦口花卉大道竣工

河南:济源市民在花卉种植场挑选绿色植物

开远市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

北京原生态花卉受追捧 保持20年不褪色

[分页]

花海农业:这里的花卉品种可入药可养生

对脂肪肝、痛风、高血压、糖尿病,还有洗头、减肥,这些花花草草都有功效

利用秸秆、淤泥、废水,植物可以20天、3个月不浇水,他们正在攻克6个月不用浇水的技术呢

同样位于江南花都产业园的花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虽然没有像良绿一样走顶尖技术的道路,但他们另辟蹊径,也在业界成就了一番名声。花海的总经理兼高级园艺师金白云说,他们培育的花卉,不光有花期长、室内外品种兼顾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他们一直以来都重视研发可入药、养生的花卉品种。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药物学专著《本草纲目》,其中不乏对花的论述。作为中药,花卉的直接贡献是在对疾病的预防、冶疗、康复上。在这部52卷的著作中,有26卷中包含有与花木相关的内容,其中涉及的花类药物接近100种。虽然早已有人研究花卉入药的课题,但现实生活中,将这些普通花卉量产种植,既达到经济价值、又实现药用价值的可不多。

金白云带着记者在各个温室大棚里游走,每见到一个品种,她就介绍其在中药上的作用——香水莲花的花朵对治疗脂肪肝、痛风和高血压有明显的效果,也可以美容养颜,现在市场上的价格达到了每朵花10元;用散沐花洗头,可以达到乌发的效果;明日草可以减轻糖尿病人的症状,也可以降低血压;玫瑰茄在抗癌和减肥方面的效果不错……这些可不是随口说说的,都是来自中科院研发的最新技术。

有这些种植技术作为基础,金白云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更加宏大的计划——建立一家药厂,专门生产这些药物。目前,他们已经将香水莲花的花朵进行了处理,并做成了袋泡茶形式的产品,一些老客户已成为第一批受益者。

花海农业并非只专注于花卉的入药,在种植方面,他们同样有自己的绝活。去年,花海农业研发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奖。

所谓农业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就是将秸秆、淤泥、废水等废弃物和营养土按照一定比例和技术进行混合,装到一个小钵子里,种植的植物可以20天不用浇水。稍微大一些的钵子,可以保证种植的植物3个月不需要浇水。目前,花海农业正准备攻克6个月不用浇水的技术。“混合过后的土,不仅可以一定时间不浇水,还能促进植物的生长速度。假如我们把植物栽培进去之后,让农民拿回家打理,成熟之后再回收,这就可以增加一大块产量,还能节省我们自己的用地空间。”金白云说,这项技术的前景,不光是在花卉产业上,一旦投入量产,再辅以相关技术,经济作物也将受益。

推荐阅读:

百花村百里花卉走廊扮靓“东南花都”

大连花卉:花卉新品种推广风向标

郑州全市花卉种植面积逾7万亩

兰州元旦小长假“讨口彩”花卉卖得火

[分页]

成章草盆花种植合作社:结束农民单打独斗的局面

加入进来的农民,人均年收入翻了一倍

规模效应有了,周边很多村民想加入进来

一直以来,成章的草盆花都是当地的一大特色,这里几乎每一家,以前都会专门开辟出自家的一小块地,用来种植草盆花。但单打独斗种花卖花,便显现出其劣势,当购买方的需求量很大时,一家无法满足其需求,而买家到处收购又非常麻烦。

草盆花在花卉苗木之中,属于易耗品,城市中的道路绿化经常会用到,通常每隔几个月就要更换一次。如何能够既满足购买方的大量需求,又让种植草盆花的效率最大化呢?成章的村民们想到了一个方法,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成立了草盆花种植合作社,在村里单独开辟出一块地,加入合作社的农民共同分工协作。到目前为止,以成章为中心,5公里半径内的38户村民已经加入了草盆花合作社。

合作社给村民们带来了多少收益?成章村主任蒋自强说,形成了规模之后,每亩地一年可以种3到4批草盆花,每年可以卖7万到8万盆,加入合作社的村民,人年均收入达到1.8万元。而在此之前,村民们单打独斗种草盆花,人均年收入只有9000元左右。

2012年,成章村投入了200余万元,对草盆花合作社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同时加强了与农林站的合作,由农林站的专家为农民们提供技术指导。蒋自强说,由于看到了合作社的规模效应,现在有很多周边的村民想要加入这个队伍。

推荐阅读:

济南:节俭风气席卷而来 花卉企业政务订单大为减少

郑州陈砦花卉交易市场2013年1月5日鲜切花报价

盆栽花卉无土栽培的基本方法

武汉:新会风“冷”了会展花卉产业链

[分页]

常州花木实现“中国梦”,化解五方面隐忧是关键

常州最具优势的现代农业主导产业是什么?花卉苗木产业,它在我市农业增加值中占比最高。去年3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和提升花卉苗木产业的意见》(常政发〔2012〕36号),明确将加快发展和提升花卉苗木产业作为2014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通过3年时间,我市要建成5个“全国一流中心”,即全国一流的花卉苗木生产中心、全国一流的花木交易和物流中心、全国一流的花卉科技研发中心、全国一流的花木信息发布中心、全国一流的花卉休闲度假中心。为此,市财政支农资金专门设立花木产业发展专项,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级和省级财政支农资金向花卉苗木产业倾斜。2012年,市级以上财政投入1亿多元资金助推常州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其中花博版块投入资金达6000多万元,实施了12个花木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9.18亿元,全力实施夏溪花木市场提升改造工程、种苗繁育中心建设工程、植物工厂建设工程、精品苗木基地建设工程、智能温室建设工程、 “花博会”辅展区及“一场五园”建设6大工程。据统计,2012年全市新增花木种植面积3.5万亩,花木产值增长21.8%。发展设施花木4.2万亩,新建高档智能温室20万平方米,新增盆栽花卉产能7500万盆。设施花木面积、高档智能温室面积和盆栽花卉产能均翻一番以上。

常州市农委农业与园艺处处长徐加宽说,常州花木发展起点高、发展快、成效显著,但要实现建成5个“全国一流中心”的目标,巩固和提升常州花木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依然有隐忧。

徐加宽所说的隐忧主要来自5个方面:“四多四少”导致“高效”难更高

具体来说,常规苗木偏多,高档花卉、苗木、盆景偏少;小规格苗木偏多,中、大规格苗木偏少;低档次花卉苗木偏多,新品种、高档次花卉苗木偏少;常规露地花卉苗木偏多、设施栽培花卉苗木偏少。以夏溪花木市场为例,市场销售额虽然位居全国同类市场第一,数量喜人,但结构不均,“花”的交易量不足10%,“木”却占了90%,在“木”中又以附加值低的工程苗木为主。

化解方案:至2015年,我市花木总面积达到40万亩,增长20%;苗木和花卉的产值比重要由现在的8:2调整为6:4,花卉的比重将大大提高。

生产方式传统导致难以做大做强

目前我市的花木产业主要依靠规模性扩张,采用的仍是传统的露地栽培、高密度种植、逐年移栽等小规模、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的生产方式,经营管理粗放、片面注重生产的情况依然存在。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真正有组织、有带动和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较少。

化解方案:通过推进花木生产设施装备现代化,到2015年,我市要培育5个左右以花木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和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2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高档盆花、精品苗木、药用花卉、水生花卉、常绿草坪等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容器化、标准化和艺术化的高档苗木生产,注重品种的新颖性、广适性、抗逆性和乡土化,从而形成大范围规模化生产的局面。

科技含量不足导致竞争力不强

新品种的引繁、新技术的推广等缺乏科技含量,导致市场竞争力并不很强。

化解方案:把种苗种源创新和规模化繁育作为花木科技研发的重点领域,应用组织培养、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攻克一批高档盆花种苗繁育技术,引进和选育一批新品种。

信息传递不畅导致产品过剩

我市的花木生产主要以个体生产者为主,虽然花木经纪人队伍已经建立并逐渐成熟,但他们之间的衔接并非完全有效,农民在决定自己种什么品种、种多大规模上还带有盲目性,结果造成产品过剩及在品种上的相对集中现象,花农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

化解方案:今年我市准备完成花木信息中心建设,建成集供求信息、新品种新技术信息、劳务中介信息以及异地信息汇聚终端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充分共享。

功能拓展不够导致吸引力不强

花木板块区域内虽然生态环境良好,但缺乏精品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对市民的吸引力还不强。

化解方案:结合农业生态旅游,把花卉文化和旅游休闲、新农村建设融合互促,以今年花博会举办为契机,形成一个以花木产业为基础、花博会展区为核心的大型农业观光旅游区,吸引市民参与其中。

3年时间,要建成5个“全国一流中心”

这是夏溪、成章、嘉泽一带每天的日常状态,也是花木产业的一个“中国缩影”。

在常州城市的版图上,以武进区嘉泽镇、湟里镇、金坛市尧塘镇为中心的花木主产区,和茅山、天目湖丘陵山区的新兴花木生产区,一同组成常州花木生产的生态“两极”,35万亩的花木种植面积,为“美丽常州”、乃至“美丽中国”的构建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生态营养。

常州花木,中国品牌

常州已成为全国花木产业的重要产区

常州特色是起点,“中国品牌”才是目标

本世纪以来常州花木产业迈入飞跃发展期

常州花卉种植历史悠久,民间栽花种卉蔚然成风。作为常州市花的月季,上世纪30年代栽培的品种就多达30余个,现在引进种植的中外品种达1260多个,其中古老月季品种就有23个。

常州花木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本世纪以来,伴随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提升,常州花木产业迈入飞跃发展期,目前已成为全国花木产业的重要产区。其中以武进区嘉泽镇、湟里镇、金坛市尧塘镇为中心的花木主产区,连片花木种植面积达20万亩左右,已成为全省最具特色、规模最大的花木产区之一;茅山和天目湖丘陵山区的花木面积约3万亩,是新兴花木生产区。夏溪大规格苗木、嘉泽盆花、东安草坪、湟里垂柳、奔牛珍稀苗木等一批集中连片的特色花木基地尤为瞩目。花木种植单位面积产出效益显著,已成为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常州花木产业的亩均效益都在6000元以上,最高的达10万元以上,花木主产区农民来自花木产业的收入占人均总收入的85%,“一村一品”专业村主导产业亩效益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0%。

数字描述常州花木:

种植面积:近35万亩,占全省花木产业面积的五分之一,省内仅次于宿迁

种植品种:1200余个

龙头企业:150个

经纪人:2.0万人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5个

花木专业村:50余个

亩均效益:6000元以上,最高达10万元以上;花木主产区农民来自花木产业的收入占人均总收入的85%,“一村一品”专业村主导产业亩效益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0%

常州花木人的眼光瞄准了全国版图

一方面,是规模化、区域化、集聚效应为特色的常州花木生产格局,另一方面,是长期紧密地与中科院、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14家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研究示范新品种、新技术——走常州特色的发展之路,显然并不能满足常州花木人的“野心”,用常州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李昙云的话来说,常州花木人的眼光瞄准了全国版图,目标是打响常州花木的“中国品牌”。

雄冠国内的有这些:

中国花木之乡、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武进夏溪镇、嘉泽镇先后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

全国十佳花木种植企业:2011年,常州市家绿林果园艺有限公司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入选。

全国重点花卉交易市场:夏溪花木市场,是集生产、经营、科研、销售、推广、服务、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花木园林综合市场,全国95%的大型花木生产基地在市场设有交易窗口,2012年交易额超过百亿元,位居全国同类交易市场第一名。

全国最大的花木营销物流中心:夏溪花木市场于2010年改扩建,今年花博会前将完成,改造后占地面积将超过700亩。

全国较早形成的经营模式:拥有一支市场开拓力强、信息渠道广的本地花木经纪人队伍,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全市花卉苗木盆景出圃量的70%经由经纪人销售。

国家专利:江苏艺林园花木有限公司独创了“大苗移植快速生根法”,“观赏苗木容器栽培法”获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被誉为“大树王”的嘉泽镇农技农机站站长、江苏艺林园花木有限公司董事长戴锁方,因此成为国内大树移栽的先行者,“不管多大的树,不管什么季节,没有我搬不动的,没有我种不活的。”

全国最大的大树养护基地:艺林园

此外,马杭菊花、绿牌蝴蝶兰、凤梨、紫薇、厚余香樟、东安草坪、嘉泽草盆花、红叶小蘖、夏溪大叶樟、马褂木、湟里垂柳、合欢等特色品牌花木在全国闻名遐迩。

推荐阅读:

河北:首次迎春花卉联展开幕

广东:首届台湾盆栽精品展在陈村花卉世界开展

郑州陈砦花卉交易市场2013年1月6日鲜切花报价

广西:花草绿树穿上“保暖衣” 花卉盆栽防寒有门路

[分页]

不能不说的夏溪花木市场,新一轮改造在今年花博会前完成 这里到处可以看到外地牌照的车子,有时刻意想找一辆常州本地的车,都不一定能找得到 说到常州花木,夏溪花木市场不得不提——常州花木发展于此,崛起于此;一方经济更由此带动而发展。

“2011年,我们市场的销售额有98亿多元,2012年超过百亿元肯定没问题。”夏溪花木市场总经理姚辉见到记者后的开场白很有底气,在他身后的那面墙上,挂着市场从建立之初到现在所获得的各种奖牌。不过,在姚辉看来,还有一块奖牌是整个市场的人都在期盼的,那就是将“夏溪花木市场”变成中国驰名商标,目前他们正为此而努力。

变迁:从自发交易到整体规划,十年间飞速发展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在武进地区以夏溪为中心,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花卉苗木种植业开始形成规模。随着产量、品种的增加,苗木销路问题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一些花农开始自发在集市上出售花木。

到1999年,夏溪花木交易已形成相当规模,原有的农贸交易市场已远远不能满足花木商户的交易需求。政府因势利导,在原有的农贸市场旁边再辟出300多亩土地,新建了一座专业花卉苗木市场。2002年9月,市场进行改制,由常州市武进夏溪花木市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市场的经营运作。

2002年,征地12万平方米,投入1500万元,实施夏溪花木市场扩建工程,这是市场第一次改造。当年市场交易额突破了4亿元。

2003年,夏溪花木市场以崭新的面貌成功承办了江苏省第三届园艺博览会,其知名度迅速在业界广为传播。当年市场交易额突破10亿元。

2004年,夏溪花木市场一月份成交额超过2.5亿元,日平均成交额达850万元,比前一年同期增长30%。

至2005年,公司共投资8500多万元用于花木市场建设,市场成为浙江、福建、广东、安徽、江西、辽宁、湖南、山东、江苏、上海等十省市及邻近30多个乡镇的花木集散交易中心,上市品种达到2500多种,2005年市场交易额达17亿元,先后被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农业部定点市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江苏省重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十强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

在市场规模化、品牌化效应的带动下,2006年,夏溪花木市场交易额突破20亿元,苗木交易额名列全国第一,交易总量位列华东地区首位,花木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2003年到2009年之间,夏溪花木市场在扩大市场的同时,也在持续进行着第二次改造。到2009年改造完成时,市场面积达到了350亩。

推荐阅读:

江西:抚州市饶仕琪加快推进苗木花卉产业发展

广西钦北“花卉专业村” 一亩花草十亩稻

上海:辰山温室呈现精彩绝伦的沙生植物花卉秀

福建龙海市花卉创业园泽被近百计生户

[分页]

改造:第三次重大调整,目标指向国内花木产业的“航母”

截至去年,夏溪花木市场拥有摊位1300多个,市场经营户来自全国各地。依托专业的批发交易平台,目前市场周边已经形成了22.5万亩的规模化花木种植基地、45个特色花木专业村,聚集了上百家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带动了10万花农、2万名花木经纪人共同致富。同时有效拉动了餐饮、休闲、旅游观光等配套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一方经济。

为更好适应花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市场于2010年进行改扩建。而这次改造,是夏溪花木市场建立以来的第三次重大战略调整。改造后的市场面积超过700亩,将成为集新品研发、培育、推广、产品展示、交易为一体,融合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配套资源的综合型一站式交易产业平台,并通过市场的信息平台和流通平台,不断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并对花农提供技术支持,逐步带动地方花木种植业由劳动力密集型向高科技含量、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转型。姚辉表示,改造后的市场将成为国内花木产业的“航母”,不仅要成为引领国内花木产业发展的“旗帜”,更是引导消费方向和理念的龙头。在今年花博会举办之前,改造将全部完成。

感受:交易淡季这里也很热闹,旺季的时候肯定会更好

来自浙江的商户蒋建平去年才刚刚在这里落户,但在他眼里,“这实在是一块宝地”。“这个市场的位置非常好,在长三角的中心地区,辐射面很广。”蒋建平曾经考察过很多地方的花木市场,去年夏天来到夏溪花木市场考察的时候,他仅仅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决定在这里租下摊位。“花木这个行业季节性很强,一般到了夏天就没什么生意了,我看过长三角地区的很多市场,基本都是这个样子,可在夏溪,大热天每天还有这么多人来来往往,旺季的时候肯定会更好,这不就是商机吗?”

蒋建平做的是桂花树生意,他决定在夏溪花木市场再一次发展之前,先提前下手占一个位子,“等到新市场扩建完成之后,这里的摊位价钱就不是现在这个水平了。”蒋建平说。

蒋建平是夏溪花木市场众多商户里的一个代表,目前夏溪花木市场的1300多家商户中,有七成来自外地。在这里到处可以看到外地牌照的车子,有时刻意想找一辆常州本地的车,都不一定能找得到。

推荐阅读:

 

江西:抚州市饶仕琪加快推进苗木花卉产业发展

广西钦北“花卉专业村” 一亩花草十亩稻

上海:辰山温室呈现精彩绝伦的沙生植物花卉秀

福建龙海市花卉创业园泽被近百计生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