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92岁农民41年义务植树50余万棵 绿化3000亩荒山

2013年12月30日 10:47江西日报

中国园林网12月30日消息:“多栽树,多造林,有好处。”

一个人,一棵树,一座山。

41年,高安市黄沙岗镇农民漆友朋响应国家植树造林号召,义务植树50余万棵,绿化荒山3000亩。

92岁高龄的漆友朋,在人们的心田种下了一片心灵绿洲。

“别人不管我来管”

12月26日,气温跌至冰点,记者与北京公益团队“心系天下在路上”走进了高安市黄沙岗镇桂榜村的一片山林,在一间绿树掩映的屋子里,找到了一位独居老人。

这座山,叫漆和山,林木茂盛,鸟鸣啾啾。这位老人,叫漆友朋,92岁,干瘦矮小,光着脚,穿着一双15元的鞋子,脚步却很稳。

“心系天下在路上”公益团队给这位可敬的老人送去了价值7万元的棉衣、粮油和树苗款。

看着北京来的年轻人不会用锄头、铲子挖土栽树,92岁的漆友朋手把手地教,一起栽下了一棵纪念树。

面对年轻人的好奇,漆友朋敞开了心扉……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挂榜村漆和山林场因乱砍滥伐,树木逐年减少,逐渐成为杂草丛生的荒山。山头满目疮痍,51岁的漆友朋很痛心,主动请缨,看守山林。护林是件苦差事,要忍受炎夏的酷热、隆冬的寒冷,山间蚊虫叮咬,蛇鼠出没。慢慢地,同来的护林员们一个个走了。

因无人管护,漆和山林场经历了几次砍伐,加上一些村民盗伐,山林一下子就垮了。漆友朋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树不能死,山不能秃,别人不管我来管。”憨厚的漆友朋默默地下定决心:“被伐掉的树,我一定要一棵一棵地补回来。”

漆和山上,从此只留下漆友朋一个人坚守着。他从5公里外的家里带来锄头和铁锹,育苗、植树,要让荒山变绿。

打穴、栽树、填土……一年又一年,老人在植树造林的路上执著前行,用坏了十几把锄头,换了十几把铁锹……

“你看,阔叶树和针叶树要混栽,鸟来了,虫就没了,鸟粪又肥土,树长得就好。”老人摸着一棵脸盆粗的大树对记者说。

不能种树的季节,他会对树苗进行养护,在林子里干活时,经常会划伤手,就用松软的蚂蚁窝止痛、止血。

无论冬夏,漆友朋只穿老式“解放鞋”,早出晚归巡护山林,山路走得多,一年就要走坏五六双鞋。他巡护的近3000亩林子,几十年没有发生一起火灾。

常年面对的是一扇门、一棵树、一座山,只有这些静物与老人为伴。41个春秋,漆友朋不改初衷,直到92岁高龄,仍舍不得离开这片山林。

  80多岁爬树采种子

“每年栽这么多树,买树苗的钱从哪里来?”

“我爬树采种子,自己育苗,一两年后就可移栽上山。”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漆友朋不顾家人反对,毅然从自家10多亩农田中腾出5亩育树苗。

为采摘种子,漆友朋经常要爬到高大的树上,曾有几次险些从树上掉下来。“父亲80多岁时,还在爬树采种子。”次子漆升堂对记者说。

高安人不会育枫树苗,漆友朋却摸索成功了。当时,他育了2分地的枫树苗,约2万株,有人想买,可他不卖。

“我把枫树苗栽到山上,可以天天看着树苗长大,如果把苗子卖了换成钱,钱很快就花掉了。”漆友朋说。

漆友朋还曾卖掉自家的两头小牛,用换来的钱买树种,育成苗子移栽。数十年里,他先后培育30多个树苗品种,包括杉树、枫树、槭树、樟树等。

为了植树造林,漆友朋将两次获省劳动模范的4000元全部用来买培育树苗的肥料。“我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自己种菜,不累不饿就行,也不抽烟不喝酒。”在他心中,简单就是幸福。

“今冬明春,我准备栽2000棵树。”92岁的漆友朋已没有体力去育苗,准备从山上挖自然生长的树苗移栽。

  40年山上“陪”树过除夕

“这41年里,您就没有想过放下种树的锄头,离开漆和山?”

“我从来没有动摇过,而且越来越高兴,看到树苗长得好,比儿子还亲。”漆友朋近乎陶醉地说。

这是一种常人难以体会的别样幸福。也许,只有亲手种下一棵树,看着树苗渐渐长大,才会有这种视如己出的幸福感。

“植树是有季节性的,耽误一个钟头,就要少栽好几棵树。”漆友朋的话语简单而朴实。

在这背后,更有一份令人惊讶的感动——过去的40年里,漆友朋都是在漆和山上“陪”树过除夕。

漆友朋膝下有五儿一女。每年除夕,五个儿子轮流前来劝父亲下山,回家吃年夜饭。

然而,每次漆友朋都态度坚决地说:“植树不能误季节,我就在山上住,明天一大早还得去栽树呢!”儿子没有办法,只好将饭菜送到山上给父亲。

“我住在山上,看到树就像看到孩子一样。”这位老人坚守在山头过年,只因太爱这片绿色。

如果说当初亲人们对漆友朋爱树如命的种种举动难以接受的话,如今几十年过去了,理解和支持已成为亲人们的共识。

现在,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少近20人都会来到漆和山,给老人拜年。在相互祝福和简单寒暄后,大家都留在山上,陪着老人一同栽树。

41年来,漆友朋带着家人,在漆和山上义务植树50余万棵,造林近3000亩。一年四季,他每天只吃两顿饭。他说:“中午省下的时间,还可以在山林里转一圈,多干点活。”

有人说,“漆老头”栽树不计报酬,是不是疯了?是呀,别人植树造林是为了自家的“绿色银行”,漆友朋41年种下50余万棵树,全是村集体的财富。

“我脑子清醒着呢,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做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值得!”漆友朋想留给社会一座“绿色宝库”。前不久,他被推荐为201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

12月26日,江西日报微博发布漆友朋树造林的感人事迹,立即引来全国网友2400余次的转发和评论。

“一位老人,一座孤岛,漫漫几十年时光”、“阴霾天气、植树吸碳、珍爱生命,漆友朋老人值得学习”、“种树有助于降低pm2.5,大爷种了这么多树,多好的事情啊,希望种树的人越来越多”……无数网友向这位老人致敬。

每天守望着这片林,抚摸着一棵棵树,92岁高龄的漆友朋心满意足:“在生爱林,死后爱林。我走了之后,一定要把我的骨灰撒到树林里。”

这是一份将生命融进绿色的寄托。

推荐阅读:

合肥义务植树取消“以资代劳”方式

安徽淮南:开展全民义务植树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安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山东济宁出台办法 全民义务植树将有“法”可循

(来源: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