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资材网1月22日消息:投入时“大手笔”,年久失修后无人理。在广西南宁市一些社区和街头,不少体育健身器材损坏或老化后被“晾”一旁,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暗藏安全隐患。
在南宁市沈阳路沈阳小区,设在大门附近的健身器材损坏非常严重,有的单杠已经只剩下支撑杆,而横杠不知所踪;秋千和蹬力器座位也已掉落;一些器材锈迹斑斑。附近居民说,周边几个小区健身器材都是七八年前建的,损坏已久但一直无人来修,以前不少老幼来此锻炼,后来人就渐少了。
不仅在沈阳小区,南宁市不少社区健身器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一名业内人士说,不仅在南宁,我国其他部分城市也存在社区健身器材损坏较严重的问题。早在1997年,各级体育部门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在全国建设各类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目前许多健身器材已达报废期限,但其维护问题往往被忽视。
社区健身器材为何无人管护?南宁市体育局群众体育科高翔科长说,市内的健身器材一般遵循“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对于部分非体育部门负责的器材,体育部门也只能敦促相关社区、开发商尽快组织维修。
多名社区和物业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一些小区健身器材损坏后,需业主交公共设施维护费时,许多业主常拒绝缴纳,因此损坏的健身器材长期被废置。
高翔说,近年来南宁市已加强对健身器材的排查,并组织专人负责器材维护,但由于人力不足、部分社区积极性不高,因此维修会略滞后,希望市民也需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共同承担起维护健身器材的责任。
推荐阅读: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