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技术推动高效农业发展促增收

2013年11月20日 09:19中国山东网郜玉华 李得安 苗妍

中国园林网11月20日消息:日前,菏泽市牡丹区农业原种场内两行玉米与四行大豆间隔种植的玉米大豆带状复种模式,得到7位院士和农业部专家的一致肯定,专家们认为,应该着力推动该项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这是牡丹区高效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近年来,该区以生态品牌农业为发展方向,在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上下功夫,做文章,打造了农业发展的“绿色引擎”。
位于李村镇的鲁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已经建成34个高标准的生态大棚,每个棚在2000平方左右,目前已有8种蔬菜获得省农业厅的“绿色”认证,预计棚均年获利润6万元左右。牡丹区围绕蔬菜、果品、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通过财政扶持、土地流转、规划指导等措施,积极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目前,以万福办事处、黄堽镇为中心的西甜瓜基地,以何楼、王浩屯为龙头的辣椒、大蒜基地,以皇镇乡为中心的圆葱、山药种植基地等经济作物带快速膨胀,标准化农产品“生产集群”已发展到90多万亩,其中标准化生产基地55万亩。
在农产品集群化发展的同时,牡丹区也快速推进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该区以投资10亿元的牡丹尧舜科技产业园为龙头,按照“抓基地、育龙头、重科研、扬品牌”的发展思路,持续加大牡丹产业化发展步伐,使牡丹产业由过去单一的观赏、药用走向深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综合开发利用之路,以工业化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目前,全区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157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增加到37家,今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9亿元。

推荐阅读:

江苏沭阳农商行助力合作社拓宽绿色增收渠道

返乡创业青年刘利云:奏响绿色增收交响曲

陕西:安康紫阳发展生态产业 实现绿色增收

(来源:中国山东网)